附件二:
物供中心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
1.事故调查“四不放过”的原则是指什么?
答: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2.“三不生产”的原则是什么?
答: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消除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 3.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4.本安体系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主要是什么? 答:工作任务分析法,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 5.本安体系PDCA闭合管理模式是指什么? 答: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改进阶段。 6.危险源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 答:破坏性、潜在性、复杂性。 7.风险管理是通过哪三个环节实现的?
答: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三个环节实现。 8.风险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什么?
答:主要包括可能性、损失、风险值、风险等级。
9.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中,将危险源风险预警等级分为哪几种? 答:分为巨警、重警、中警、低警、轻警。
10.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三证”、“一标志”是指什么?
答:“三证”是指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一标志”是指安全标志。
11.灭火有哪几种基本方法?
答:冷却法、抑制法、窒息法、隔离法。 12.常用的灭火器有哪些?
答: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1211灭火器。 13.“三违”是指什么?
答: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14.中心负责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调度及时有效。信息库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
1
答:物资种类、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存放地、储备单位、责任人、保管员、联系电话。
15.起重吊运指挥信号有哪三种? 答: 手势信号、旗语信号、音响信号。 16.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人应站在什么位置? 答:应站在上风位。
17.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人员着装要求是什么?
答: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人员应穿含金属纤维的棉布工作服,以防静电危害。 18.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
答: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9.煤矿8大类事故分别是什么?
答:瓦斯事故、顶板事故、机电事故、放炮事故、水灾事故、火灾事故、运输事故和 其它事故。 20.安全标志分为哪些?
答: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
21.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依法追究什么责任? 答:刑事责任
22.人如长时间暴露在多少分贝噪声环境中,将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 答:120分贝
23.检查燃气灶具接口是否漏气,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答:用肥皂水刷到接口处检查。
24.电器着火时不能用的灭火方法是哪种? 答:用水灭火。
25.哪种灭火器适于扑灭电气火灾? 答:干粉灭火器。
26.装卸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工具应能防止什么? 答:应能防止产生火花。
27.乙炔瓶的储藏仓库,应该避免阳光直射,与明火距离不得小于多少米? 答:15米
28.化学品进入眼睛后应当怎么处理?
答:立刻用大量清水洗眼 ,并尽可能请医生诊治。 29.企业安全管理的手段有哪些?
2
答:有行政手段、法制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 30.全国消防宣传日哪天? 答:是每年11月9日。 31.什么是危险源?
答: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2.什么是风险?
答: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 33.什么是危险源辨识?
答: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34.什么是风险评估?
答: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险的排序、分级。 35.什么是风险预控?
答: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的出现的过程。 36.什么是危险源监测?
答:在生产过程中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监测、检查,并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危险源动态信息的过程。 37.什么是本质安全文化?
答:本质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
38.什么是煤矿本质安全管理?
答: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
39.什么是管理标准?
答:是一种标尺,是管理对象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消除或控制危险源的风险的最低要求。管理(对象)标准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有关标准和企业标准从严制定。
3
40.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特征有哪些?
答:作业人员是本质安全的、设备设施是本质安全的、环境系统是本质安全的、管理体系是本质安全的。 41.风险的特征有哪些?
答:(1)不确定性。(2)客观性。(3)可测性。(4)损害性。(5)潜在性。 42.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答: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理想目标是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将风险降到最低,最终达到杜绝责任事故,减少非责任事故的目的。 43.实施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领导重视。(2)全员参与。(3)责任明确。 44.危险源辨识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答: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经验分析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 45.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由哪些内容构成?
答:风险预控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组织保障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辅助管理。 46.什么是事故隐患?
答: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称事故隐患。
47.环境的概念是什么?
答: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8.什么是可接受的风险?
答:根据组织上法律义务和本质安全管理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的程度的风险。 49.什么是预防措施?
答:对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50.什么是持续改进?
答:为改进本质安全管理总体绩效,根据本质安全管理方针,组织强化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
51.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什么?
答:危险源辨识是本质安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找到危险源才能确定管理对象,进而建立本质安全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政策和程序。
52.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内涵是什么?
4
答:是指通过对煤矿生产或生活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以达到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的科学管理方法。 53.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
答: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除了需要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考虑,还需要考虑三种状态及时态。三种状态分别指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三种时态分别指过去、现在和将来。 54.瓦斯爆炸的条件是什么?
答:三个条件:① 5%-16%的瓦斯浓度;② 温度为650~750℃的引爆热源,③ 12%以上浓度的氧气。
55.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答:包括自我行为控制、横向行为控制和纵向行为控制三种基本控制途径。 56.本质安全评价目的是什么?
答:是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煤矿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与控制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煤矿生产的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护煤矿财产安全及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57.安全目标管理的要求是什么?
答:总体控制、分解细化、健全机构、明确责任、绩效考核、奖惩分明、定期评审、持续改进。
58.本质安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 最小化原理; 替代原理; 稀释原理; 简化原理。 59.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1) 源头设计思想;(2) 系统管理思想;(3) 多维行为控制思想;(4) 责权利对等思想。
60.本安管理体系的内涵是什么?
答: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冰山理论”为理论基础,以PDCA闭环管理为运行模式的一种科学的、系统的、可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其理念为“所有意外均可避免,所有危险均可控制”,每项工作首先关注安全,通过风险评估,排查不安全因素,制定最合适的风险管理措施,把风险切实、有效、可行地降至可以接受的程度。
61.不安全行为管理要解决哪三个问题? 答:管什么;由谁管;怎么管。 62.什么是非故意(无意)违章行为?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