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强力皮带管理制度及检查项目(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5-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性能、设备构造,要做到会操作、会保养、会分析报表、会排除一般故障。

3、监测人员必须每天利用在线监测系统对皮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当日监测结果与皮带钢丝绳芯基础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查看每个接头、断头的变化信息。

4、监测人员必须将监测结果进行妥善管理、存档,以便日后进行对比分析。对监测信号较大的皮带接头信号要详细记录,并定期进行现场检查。

5、监测人员在线监测皮带时,若发现断绳和接头有异常情况时,要详细记录信号较大的皮带位置,并及时与皮带岗位司机、维护工联系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后要将检查结果如实汇报当班领导。

6、皮带维护工每天必须对设备状况及运行情况进行不少于一次的人工巡回检查,并要定期检查在线监测系统的硬件设施,定期紧固传感器的螺丝,防止传感器跌落;电工要定期检查电源控制箱是否损坏,电缆线接头是否松动,指示灯是否正常,发现异常要及时维修,保证监测系统正常运行。

7、皮带岗位司机、维护工、集控监测人员要尽职尽责,坚守工作岗位,要严格按照规定对在线监测设备及其它保护装置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在线监测设备、保护装置完好可靠,保证皮带安全运转。

七、人工X光辅助监测管理规定

1、需建立专门的强力皮带人工X关辅助检测档案。 2、队组指定专人负责强力皮带X光机设备的使用,检测人员要熟悉强X光检测设备的性能、设备构造,要做到会操作、会保养、会分析、会排除一般故障。

3、检测人员每月进行一次X光机检测,使用在线检测结果进行汇总比对后,对有破损、断裂、异常处进行X光辅助检测,确定断裂、异常处情况,并在表中注明断裂根数、腐蚀情况、表皮破损情况等。

4、检测人员必须将监测结果进行妥善管理、存档,以便日后进行对比分析。对检测断裂、破损较大的皮带接头要详细记录,并定期进行现场检查。

5、检测人员使用X光检测发现与在线检测不符的情况要进行记录,并及时汇报当班领导。

6、检测人员进行X光检测时需按规定穿着防辐射服,严禁不穿专用服装进行检测,发现一次扣除100-200元。

7、检测人员妥善保管X光检测设备,不得随意外借,对工作认真负责,不弄虚作假,以保证强力皮带机的正常运行。 八、人工验带管理规定

1、需建立专门的强力皮带人工验带检测档案。 2、人工验带需每两周进行一次并进行存档。

3、验带人员需为2-3人同时检测,对运输面、非运输面进行全面观测,在人工验带时带速不得超过1.2m/s。

4、验带人员要配合在线检测、X光机检测进行验带,要对设备无法检测的部位进行重点检测,发现表皮破损处进行详细记录,同时配合检修工找到致损原因并进行灌胶处理。

5、验带人员要对皮带修补过的部位、钢丝绳断裂部位进行重点观察并进行处理或上报,当遇到钢丝绳断裂部位时,需打信号使操作室停车进行细致观察并记录钢丝绳断裂情况。

6、验带人员每次验带时需对每个接头长度进行测量并进行记录,发现接头长度有变化及时汇报。

7、验带人员必须将监测结果进行妥善管理、存档,以便日后进行对比分析。对检测断裂、破损较大的皮带接头要详细记录,并定期进行现场检查。

8、验带人员人工验带发现重大问题要及时汇报当班领导。

主皮带队 2014.06.01

主斜井强力皮带机监测档案

及管理制度

主 皮 带 队

2014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强力皮带管理制度及检查项目(3)在线全文阅读。

强力皮带管理制度及检查项目(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03551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