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药物,保留剩药。
(2)用药从小剂量开始。
(3)对病人所用的药物要进行认真的记录并注意保存。 (4)规定适当的服药时间和服药间隔。 3.加强患者的药疗健康指导
(1)向病人解释药物的种类、名称、用药方式、药物剂量、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和期限等。 (2)鼓励老年人首选非药物性措施,对失眠应先采取非药物性的措施解决问题,将药物中毒的危险性降至最低。
(3)指导老年人不随意服用滋补药。 (4)加强家属的安全用药知识教育。
3、张大爷,男,82岁,半年前妻子去世,仅有一子,在国外工作,目前独居,经济状况尚好,自理能力差。平素体健,半年来体重下降5kg,医院体检示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追问平日生活,自诉妻子过世后很少外出,食欲有所减退,无明显饥饿感,食量减少。
问题:1.该老人的消瘦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应结合心理健康回答)
2.采用哪些措施可有效改善老人的营养状况? 参考答案:
1.老年人味觉功能下降,特别是苦味和咸味功能显著丧失,同时多伴有嗅觉功能低下,不能或很难嗅到饮食的香味:2)老年人对食物的消化功能下降,肠蠕动减弱,容易引起腹部饱胀感,食欲不振等,对其饮食摄取造成影响;3)总是单独进餐会影响老年人的食欲。
2.因盐和糖食用太多对健康不利,烹调时可用醋、姜、蒜等调料来调味刺激食欲;2)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较为适合,根据张老的身体状况为其制定锻炼计划并督促实施;3)尽量创造和他人一起进餐的机会,或请保姆或钟点工为其准备饮食。
4、刘女士,61岁,自去年退休(原为某高校教授)以来一直觉得睡眠情况不好,医院体检示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追问平时作息习惯,自诉以前工作较忙,每日睡眠时间在7h左右,目前晚间睡眠时间变少,多梦,早醒,为弥补夜间睡眠的不足,现每日下午睡眠达2~3h,不参加锻炼。 问题:1.刘女士的睡眠状况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采用哪些措施可有效改善刘女士的睡眠状况? 参考答案:
1.因为老年人大脑皮质功能减退,新陈代谢减慢,且退休后体力活动减少,所以所需睡眠时间也随之减少;白天睡眠时间过长,影响了夜间睡眠质量。
2.①帮助刘女士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其目前的特殊睡眠习惯,不能强迫立即纠正,需要多解释并进行诱导,使其睡眠时间尽量正常化。限制白天睡眠时间在1h左右,同时注意缩短卧床时间,以保证夜间睡眠质量②向刘女士宣传规律锻炼对减少应激和促进睡眠的重要性,指导其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日间活动。③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调节卧室的光线和温度,保持床褥的干净整洁,并设法维持环境的安静。④晚餐应避免吃得过饱,睡前不饮用咖啡、酒或大量水分,并提醒刘女士于入睡前入厕,以免夜尿增多而干扰睡眠。
5、张某,男,72岁,既往从未有过脑卒中发作。近2年来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起初表现为新近发生的事容易遗忘,如经常失落物品,经常找不到刚用过的东西,看书读报后不能回忆其中的内容等。症状持续加重,近半年来表现为出门不知归家,忘记自己亲属的名字,把自己的媳妇当作自己的女儿。言语功能障碍明显,讲话无序,不能叫出家中某些常用物品的名字。个人生活不能料理,有情绪不稳和吵闹行为。体格检查未发现神经系统定位征,CT检测提示轻度脑萎缩。 问题:1.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有何依据?
2.请列出主要护理诊断/问题。 3.请列出护理措施要点。 参考答案:
1.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阿尔茨海默病中期
依据:起病隐袭,病情缓慢不可逆持续进展,以近事记忆障碍为首发症状;完全不能学习和回忆新信息,远事记忆力受损但未完全丧失;定向力进一步丧失,出门不知归家,并出现失语、失用、失认;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如洗漱,梳头、进食、穿衣及大小便等需别人帮助;人格、行为紊乱,有情绪不稳和吵闹行为;既往从未有过脑卒中发作,体格检查未发现神经系统定位征,CT检测提示轻度脑萎缩。
2.主要的护理诊断/问题
(1)记忆受损:与记忆进行性减退有关。 (2)自理缺陷:与认知行为障碍有关。 (3)思维过程紊乱:与思维障碍有关。 (4)语言沟通障碍:与思维障碍有关。
(5)照顾者角色紧张:与老人病情严重和病程的不可预测及照顾者照料知识欠缺、身心疲惫有关。
3.护理措施要点
(1)日常生活护理:协助照料老年期痴呆病人的日常生活,如穿衣、进食和睡觉等。尽可能给予自我照顾的机会,进行自我照顾能力的训练。
(2)用药护理:服药全程陪伴,观察用药不良反应,做好药品管理,智能康复训练:记忆训练,智力锻炼,理解和表达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
(3)安全护理:提供较为固定的生活环境,佩戴标志,以助于迷路时被人送回,防跌倒、烫伤、烧伤、误服、自伤或伤人等意外发生。
(4)心理护理:陪伴关心老人,开导老人,维护老人的自尊,不嫌弃老人
(5)照顾者的支持指导:教会照顾者和家属自我放松方法,合理休息,寻求社会支持,适当利用家政服务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医院和专门机构的资源,组织有痴呆病人的家庭进行交流,相互联系与支持。
6、李某,男,今年66岁,与老伴一起生活美满,女儿长大成人,事业有成。然而每当他想到父亲是66岁这一年去世,再联想到自己也到了这个年头,于是不由自主的感到悲哀。半年来,他总是郁郁寡欢。起初,他感到自己患了绝症,原因是躯体不适以消化道病最多见,如胃痛、便秘、腹痛、打嗝、食欲减退、失眠多梦。在多家医院做了详细检查后,他得知自己的胃肠一切正常。但他不相信这些结果,仍到处求治求医。这时,他对自己正常的躯体功能过度注意,即使有时出现感冒等轻度疾病,也是反应过度。其次,李老先生情绪特别易激动,发脾气,常为一些小事与家人争吵不休,弄得家人谁也不敢理他,惹他。他常感到自己年轻时候做过许多错事,不可饶恕(其实,他一直是谨慎严肃的人)。 为此他常担心自己和家庭遭到不幸,不敢走出家门,有时坐卧不安,难以入睡。变得越来越消沉,无精打采、有孤独感、不想说话、行动迟缓,表情淡漠呆滞。以往很感兴趣的事变得索然无味,如打牌、炒股、跳舞。他感觉到自己老了,什么都干不了了,近来。李先生越来越悲观,感到自己没用,真是生不如死。他感到父亲在天之灵向他发出召唤。于是想触电身亡,由于开关跳闸,而自杀未遂。家人为他着急万分,时时刻刻要人守护他。但李先生仍企图不断自杀(割脉、服药、上吊??) 问题:1.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有何依据?
2.请列出主要护理诊断/问题。 3.请列出护理措施要点。
参考答案:
1.诊断:老年期抑郁症:依据如下:
(1)有抑郁症的三大主要症状,即心境低落、思维迟缓和行为抑制的“三低”症状:总是郁郁寡欢,变得越来越消沉,无精打采、有孤独感、不想说话、行动迟缓,表情淡漠呆滞。以往很感兴趣的事变得索然无味,如打牌、炒股、跳舞。他感觉到自己老了,什么都干不了了。老年人抑郁症特点之疑病性:因躯体不适而感到自己患了绝症,在多家医院做详细检查而未发现阳性体征。但他不相信这些结果,仍到处求治求医。他对自己正常的躯体功能过度注意,即使有时出现轻度感冒等,也是反应过度。
(2)老年人抑郁症特点之隐匿性:出现躯体不适如胃痛、便秘、腹痛、打嗝、食欲减退、失眠多梦,但查不出相应的阳性体征。
(3)老年人抑郁症特点之激越性:李老先生情绪特别易激动,发脾气,常为一些小事与家人争吵不休,弄得家人谁也不敢理他,惹他。他常感到自己年轻时候做过许多错事,不可饶恕。 为此他常担心自己和家庭遭到不幸,不敢走出家门,有时坐卧不安,难以入睡。
(4)老年人抑郁症特点之迟滞性:不想说话、行动迟缓,表情淡漠呆滞。
(5)自杀念头和行为:李先生触电自杀未遂。仍企图不断自杀(割脉、服药、上吊??) 2.主要的护理问题/ 措施
(1)个人应对无效:与无力解决问题、认为自己丧失能力、对将来丧失信心、使用心理防卫机制不恰当有关。
(2)有自杀的危险:与严重抑郁悲观情绪、自责自罪观念、有消极观念和自杀企图和行为和无价值感有关。
(3)睡眠形态紊乱:与精神压力有关 (4)思维过程紊乱:与消极的认知态度有关。 (5)护理措施要点:
日常生活护理:保持合理的休息和睡眠;加强营养;用药护理;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反映;强调坚持服药。
严防自杀:识别自杀动向;环境光线明亮,色彩明快;专人守护;妥善保管一切可用以自杀的工具及药物。
心理护理:采取认知;疏导等心理干预阻断负向的思考;鼓励病人抒发自己的想法;学习新的应对技巧;
7、李老太,81岁,独居,傍晚时分邻居发现其跌倒在家门外,当即不能站立。老人诉右髋部疼痛异常,送往医院。主诉高血压病史20余年,一直服用2种降压药,具体药名不详。有慢性青光眼病史,视
力较差。双膝骨关节炎10余年。前一次跌倒是在2个月前的如厕后,当时可站立和行走,无其他不适。
体格检查:体温37.1℃,脉搏80次/分钟,呼吸20次/分钟,血压140/85mmHg,全身体检未见明显异常。X线摄片检查,显示老人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完全移位。 问题:1.老老太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可能有哪些?
2.李老太出院以前,护士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指导病人和家属预防再跌倒? 参考答案:
1.李老太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较为肯定的因素如下:
①视觉问题:患有慢性青光眼,视力较差使李老太在行走时不易观察周围环境,容易引起跌倒。②活动与协调问题:双膝患有骨关节炎,关节僵硬,影响了日常活动能力。③血管舒缩功能及药物影响:长期的高血压使老人的血管舒缩功能下降,服用高血压药物也是引起老人跌倒的危险因素。
2.预防再跌倒的措施:评估李老太的活动能力病人在股骨颈骨折后应评估其步态与活动能力。了解目前的心理状态,是否存在惧怕心理。评估及改善居住环境了解目前住所环境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指导改善。如地面要保持平坦、干燥、不易滑跤,走道通畅;家具及设施放置稳定、高度适宜:转换体位的速度要放慢;楼梯、走廊、卫生间洁具边均安置扶手、楼梯、台阶边缘色差醒目。使用高度适宜的助步器。指导老人积极进行运动锻炼,尤其是增强抬腿力量的髂腰肌训练。合理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定期复查,认真接受健康检查。
8、姚老伯,65岁,丧偶,子女均在国外。文化程度:大学。去年退休。退休前为一家杂志社的编辑。除外出购物,不爱活动。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家看书报或电视节目。喜欢吃肉,不爱吃蔬菜,嗜辣。最近一次体检是在一个月前。检查结果显示,除血脂偏高外,无其他异常。最近一段时间自觉排便困难,每周排便2~3次,大便干结,自己曾到药房购买酚酞片服用,但自觉效果不佳,食欲略有下降,故前来就诊。 问题:1.根据现有资料,考虑老人出现了什么问题?其原因是什么?
2.应该如何帮助其纠正? 参考答案:
1.姚老伯情况符合便秘的特点。原因可能与饮食上膳食纤维摄入过少和静止的生活方式,嗜辣及年龄老龄化造成大肠粘液分泌减少,肠蠕动减慢等诸因素有关。
2.要对老人作健康教育。告诉老人,饮食调整是治疗便秘的基础。保证每天的饮水量在2000~2500ml,也包括食物中所含有的水分,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尽量不吃辣。改变静止的生活方式,每天有30~60min活动和锻炼,促进肠蠕动。腹部自我按摩,在清晨和晚间解尿后取卧位作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开始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老年护理学教学案例(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