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①,丰年留客足鸡豚②。 山重水复疑无路③,柳暗花明又一村④。 箫鼓追随春社近⑤,衣冠简朴古风存⑥。 从今若许闲乘月⑦,拄杖无时夜叩门⑧。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的酒都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①:腊酒:头一年腊月酿制的酒。
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③: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
④:柳暗花明: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
⑤: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做春社日。
⑥: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⑦: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1
⑧:无时:随时。叩(kòu)门:敲门。
赏析】这是一首朴实自然的山村记游诗。诗人用真挚的感情,明朗的笔调,描绘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家乡的风光和习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诗的头两句,用“莫笑”和“足鸡豚”这些亲切的词语,表现了村民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
诗的第三、四两句对山村风光的描绘,是历来为人称颁的名句。第三句中的“重”、“复”二字同义,再和“疑”字一起,写出了山水重叠回环令人迷惑的景象;第四句中的“暗”、“明”相互陪衬,再和“又”字一起,描绘出绿树荫荫、鲜花灼灼,令人惊喜的景象。
诗的第五、六两句,写这里的民风民俗,箫鼓齐鸣,衣冠简朴,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赞美。
诗的最后两句,作者抒发感情。这里的热情招待,优美风光,淳朴民俗,使诗人兴致勃勃,但诗人没有直接叙述这种心情,而是通过另一种形式曲折地表现,说“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足见兴致浓厚而强烈。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
2
2008深圳市
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10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6~8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佁然不动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水尤清冽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
8.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4分)
【乙】文译文:在政治上最高的理想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能干的人选举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所以人们不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对于财产,人们憎恶把它抛弃在地上的行为(而要去收贮它),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这样一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是理想中“大同”的境界。
答案:6.(1)大约(2)呆呆的样子7.(1)水格外清凉。(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8.此题答案多元化。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会的人文美(或“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两者结合起来
4
1.南京市(09江苏省)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道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②罅(xià):裂缝。③掉:摇动。
8.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皆以美于徐公 9.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翻译:▲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游山西村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