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人教版(2017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9-2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与目标

(2017~20018学年第二学期)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经历对“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的原来”,会用“鸽巢问题的原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②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③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⑤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⑥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⑦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⑧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四、教学难点

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④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⑤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⑥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现有教具,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一单元单元 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

学的内驱力。

第1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1)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1)(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 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有条件的可播放天气预报视频)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和3℃各代表什么意思?)

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1) 【新课讲授】 教学教材第2页例1。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2)教师讲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

(3)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刚刚同学回答得很对,读法也很正确。

(5)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

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6)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7)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8)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温度低。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1)

0℃ -3℃ 3℃(+3℃)

第2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2)(教材第3页例2)。 【教学目标】

通过呈现存折上的明确数据,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

【重点难点】

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

【情景导入】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气温的表示,谁能说一说温度都是怎样读写的?

组织学生讨论回忆上一课内容。

师:很好,大家都很棒。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负数知识。 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2) 【新课讲授】 1.教学例2。

(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教材第3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像2000,500这样的数表示的是存入的钱数;而前面有“-”号的数,像-500,-132这样的数表示的是支出的钱数。

(3)教师:上述数据中500和-500意义相同吗?(500和-500意义相反,一个是存入,一个是支出)。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快速而又准确地表示出向东走100m和向西走200m、前进20步和后退25步吗?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师把学生的表示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2.归纳正数和负数。

(1)你能把黑板上板书的这些数进行分类吗?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展示分类的结果,适时讲解。像+8,+4,+2000,+500,+1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正数,前面的+号也可以省略不写。像-8,-4,-5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负数。

(3)那么0应该归为哪一类呢?组织学生讨论,相互发表意见。师设难:“我认为0应该归为正数一类。”

归纳: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4)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教师鼓励学生注意联系实际举出更多的例子。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2题。 组织学生动手填一填,在小组中交流检查。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2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 正数:+8 负数:-8

+4 -4 +2000 -2000 +500 -500 +100 -100 +20 -20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第3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教学内容】

借助数轴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教材第5页例3)。 【教学目标】

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以及正数与负数的比较。

【重点难点】 认识数轴、0。

【情景导入】

教师用CAI课件演示教材第5页的主题图。

教师: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 【新课讲授】 教学例3。

(1)教师: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

(2)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数轴,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3)让学生说出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4)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

(5)引导学生观察数轴

:①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②在数轴上分别找到

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师及时小结,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每个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4题。第4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教师用课件出示答案、订正。

答案: 1.略

2.第4题:点A表示的数是-7;点B表示的数是-4;点C表示的数是-1;点D表示的数是3;点E表示的数是6。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3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上面这样的直线叫做数轴。

第4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练习 【教学目标】

运用所学负数的知识,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 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一、填空。

1.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 )米;如果+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

2.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1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

3.+8.7读作( ),-25 读作( )

4.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 ),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

5.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成绩( ),-18分表示( ),比平均成绩少2分,记作( )。

6.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所有正数都在0的( )边。

7.在数轴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点,A点表示的数是( );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点,B点表示的数是( )。

8.比较大小。

-7○ -5 1.5○5 0○-2.4 -3.1○3.1 二、判断对错。

( )1.零上12℃(+12℃)和零下12℃(-12℃)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 )2.0是正数。

( )3.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 )4.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记作+400米。 ( )5.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低于正常水位0.16米记为-0.16,高于正常水位0.02米记作

( )。

A、+0.02 B、-0.02 C、+0.18 D、-0.14 2.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0米,又走了-30米,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 )米。

A、30 B、-30 C、60 D、0 3.数轴上,-12 在-18 的( )边。

A、左 B、右 C、北 D、无法确定 4.规定10吨记为0吨,11吨记为+1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8吨记为-8吨 B、15吨记为+5吨 C、6吨记为-4吨 D、+3吨表示重量为13吨

5.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150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 )克。

A、155 B、150 C、145 D、160 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请你把这些数进行分类

36、 -9 、 0.7、 +20.4、 -56 、 100、 -13、 -261、 +4.8、 10 、 9 正数:———————— 负数:—————————— 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1.5 -12 -3 43 5 -5

第5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练习 【教学目标】

运用所学负数的知识,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 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出示习题

1.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某商场超市在地下一层,地下一层可以表示为-1层。 (2)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 155米,可以表示为- 155米。 (3)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在0的左边都是负数。 (4)因为3>2,所以-3>-2。

(5)今天最低气温是- 2℃,明天最低气温是- 1℃,所以明天比今天冷。

2.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 8844米,如果这个高度表示为+ 8844米,那么比海平面高出 1524米的东岳泰山的高度应表示为( )米,海平面的高度为( )米。我国的艾丁湖湖面高度比海平面低 154米,可以记做( )米。

3.如果小华家月收入3000元记做+3000元,那么他家这个月的水、电、天然气共支出280.5元,应记做( )元。

4.用正负数填表

新华书店每月的营业成本是10万元。2004年下半年月收入分别是:7月份15.6万元,8月份14万元,9月份8万元,10月份12.5万元,11月份9万元,12月份7万元。(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本用负数表示) (自己动手制作表格)

5.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7、0.2、0、-9、2.9

第二单元 百分数(二)

【教学目标】

1.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

2.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地回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重点难点】

利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指导】

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的概念较多,教学时要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百分率、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实际问题。再如,百分数和分数虽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在意义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第1课时 折扣

【教学内容】

折扣(教材第8页的内容,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明确折扣的含义。

2.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 3.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4.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2.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情景导入】

圣诞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新课讲授】

1.教学折扣的含义,会把折扣改写成百分数。

(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

(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电脑显示)

①大衣,原价:1000元,现价:700元。 ②围巾,原价:100元,现价:70元。 ③铅笔盒,原价:10元,现价:? ④橡皮,原价:1元,现价:?

(3)动脑筋想一想: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七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是多少?

(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带着这样的问题,可以利用计算器,也可以借助课本,四人小组一起试着找到答案。

(5)讨论,找规律。

A.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并在计算或讨论中发现规律。

B.学生汇报寻找的方法:利用计算器,原价乘以70%恰好是标签的售价或现价除以原价大约都是70%;或查书等等。

(6)归纳,得定义。

A.通过小组讨论,谁能说说打七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是什么意思?打八五折呢?

B.概括地讲,打折是什么意思?如果用分母是十的分数,该怎样表示?(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C.通俗来讲,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如八五折就是85%,九折就是90%。一般情况下,不把折扣写成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形式,写成分数时,有时会出现小数(例如八五折就会写成

(7)练习。

),不便于计算和理解。

①四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②六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③七五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④九二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2.运用折扣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① 导学生分析题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 ② 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原价×85%=实际售价

③ 学生独立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80×85%=153(元) 答:买这辆车用了153元。

出示问题(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① 导学生理解题意:只花了九折的钱怎么理解?以谁为单位“1”? ② 学生试算,独立列式。③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第一种算法:原价160元,减去现价,就是比原价便宜多少钱。 160-160×90% =160-144 =16(元)

第二种算法:原价160元,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90%)。 160×(1-90%) =160×10% =16(元)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种算法,知道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0%。 3.典例讲析。

例 在某商店促销活动时,原价800元的某品牌自行车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几辆车,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几辆车售价多少元?分析:原价800元,第一次打九折出售,价格是原价的90%,再次打八折出售,价格是第一次打九折后的80%。可以先求出第一次打折后的价格,再求出第二次打折后的价格,

即为现在的售价。

解:800×90%×80%=720×80%=576(元) 答:最后的几辆车售价是576元。 【课堂作业】

1.(1)爸爸买了一个剃须刀,原价240元,现在只花了八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A.打八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 B.学生试做,讲评。 (2)判断:

①商品打折扣都是以原商品价格为单位“1”,即标准量。( ) ②一件上衣现在打八折出售,就是说比原价降低10%。( ) 2.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练习题。 3.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3题。

说明:第1题是一道开放题,有多种可能,应注意给学生提供交流自己想法的机会。练习后可指出“五折”也可以说成“半价”,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第2题,要注意指导学生理解9.6元表示的实际含义,它与八折有什么关系。使学生明确9.6元就是打折后比原价少的钱数,它相当于原价的1—80%,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出方程或算式。

答案:1.(1)240-240×80%=48(元) (2)① √ ② ×

2.第8页“做一做”:52 73.5 30.8 3.练习二第1题: (1)1.5×50%=0.75(元) 2.4×50%=1.2(元) 1×50%=0.5(元) 3×50%=1.5(元)

(2)(此题答案不唯一)可以买一种面包,也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合买。单独买各种打折后的面包:

①3÷0.75=4(个) 合买各种打折后的面包: ②3÷0.5=6(个) ○33÷1.5=2(个)

④3÷1.2=2(个)……0.6(元),再买1个打折后0.5元的面包。 ⑤可以买3个0.5元的面包,买2个0.75元的面包。

可以买1个1.5元的面包,买2个0.75元的面包……第3题:分析:按原价的八折买,优惠价占二折,9.6元占原价的20%,求出原价,用除法计算。解答:9.6÷20%=48(元)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 折扣

八五折180×85%=153(元)

九折160×(1-90%)=160×10%=16(元)

总结: 解决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实质上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在分析折扣时,不要把打折后的价格当作定价,正确区分定价、进价和售价是解决折扣问题的关键。

第2课时 折扣练习

【教学内容】 折扣练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明确折扣的含义。 2.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 3.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4.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2.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出示习题:

1.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 ),通称( )。 2.利润=( )- ( )。

3.某商品每件售价72元,打七折后是( )元钱。

4.几折表示( ),也就是( )。八折就是原价的( )%,七五折就是原价的( )%。

5.一件商品打七折销售,比原价便宜了( )%。 6、商店促销,买四送一,这就是打( )折销售。

二、1.一件儿童服装,原价120元,商店为了促销打八五折销售,打折后的价钱是多少元?

2.一种饮水机,原价350元,商店打七折销售,打折后可以便宜多少元? 3.小东家买了一台洗衣机,洗衣机的价钱打了七八折,比原价便宜了330元。这台洗衣机原价是多少元?

三、拓展提高

1.一种商品先降价20%后,为了促销,又打七折销售。打折后的价格是两次降价前的百分之几?

2.张伯伯把120千克青菜运到集市上卖,其中的 按每千克2.4元卖出,剩下的打八折,一共卖了多少钱?

3.一商店以每3盘16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录音带,又从另一处以每4盘21元的价格购进比前一批加倍的录音带,如果以每3盘k元的价格全部出售可得到所投资的20%收益,则k的值是多少元?

第3课时 成数

【教学内容】

成数(教材第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明确成数的含义。

2.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 3.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成数的理解。 2.成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教师: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学生汇报相关报导) 【新课讲授】

1.介绍成数的含义,会把成数改写成分数,百分数。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板书:

成数 分数 百分数 二成 十分之二 20%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这里的“三成”表示什么?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这里的两成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2.运用成数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教材第9页例2: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③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方法一:350×(1-25%)=350×75%=350×0.75=262.5(万千瓦时) 方法二:350×(1-25%)=350×75%=350×75/100=262.5(万千瓦时)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答案:15000÷(1+20%)=15000÷1.2=12500(人)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3课时 成数

第4课时 成数练习题

【教学内容】 成数练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明确成数的含义。 2.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 3.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成数的理解。 2.成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出示习题 1. 填空。

(1)七成五=( )%=( )(小数)=( )(分数)

(2)今年的玉米产量比去年增加一成,也就是今年的玉米产量是去年的( )%。

(3)四成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八成七改写成百分数是( );五成五改写成百分数是( )。

(4)一件衬衫的进价是28元,出售时加价一成五,售价是( )元。 2.判断。

(1)五成八改写成百分数是5.8%。( )

(2)商品打折扣都是以商品的原价为单位“1”,即标准量。 ( ) (3)兴华镇今年的蔬菜产量比去年增产四成,这里的四成是把去年的蔬菜产量看作单位“1”。 ( )

(4)一件上衣现在打八折出售,就是说比原价降低l0%。 ( )

3. 在电视机价格大战中,某品牌电视机在原价4800元的基础上降价二成,现在的售价是多少元?

4. 李爷爷家去年共收12000千克玉米,今年换了新品种,产量增加两成,今年一共收多少千克玉米?

5. 以下商品都是在出厂价的基础上加价二成进行标价的,(衬衫96元,围巾48元)你能算出它们的出厂价吗?

6. 一件商品原价480元,商场开展“消费满300元减120元”的优惠活动,实际上这件商品降价几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师教学最新人教版(2017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人教版(2017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xue/115027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