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二年级数学教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9-2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新二年级数学教案

二年级的总目标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

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五单元“除法”

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4.第六单元“时、分、秒”

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新二年级数学暑期教学计划

时间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第9次 第10次 第11次 第12次 第13次 第14次 第15次 第16次

速算与巧算(二) 数数与计数(一) 数数与计数(二) 奇与偶 火柴棍游戏(一) 火柴棍游戏(二) 速算与巧算(一)课程 备注 二年级内容 二年级内容 二年级内容 二年级内容 二年级内容 二年级内容 二年级内容 二年级内容 二年级内容 数一数与乘法(一) 数一数与乘法(二) 乘法口诀(一) 乘法口诀(二) 分一分与除法(一) 分一分与除法(二) 时、分、秒(一) 时、分、秒(二)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一)

一、凑十法:

同学们已经知道,下面的五组成对的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 1+9=10 2+8=10 3+7=10 4+6=10 5+5=10

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计算又快又准。 例1 计算

1+2+3+4+5+6+7+8+9+10

解:对于这道题,当然可以从左往右逐步相加: 1+2=3 3+3=6 6+4=10 10+5=15 15+6=21 21+7=28 28+8=36 36+9=45

45+10=55

这种逐步相加的方法,好处是可以得到每一步的结果,但缺点是麻烦、容易出错;而且一步出错,以后步步都错。若是利用凑十法,就能克服这种缺点。 二、凑整法

同学们还知道,有些数相加之和是整十、整百的数,如: 1+19=20 11+9=30 2+18=20 12+28=40 3+17=20 13+37=50 4+16=20 14+46=60 5+15=20 15+55=70 6+14=20 16+64=80 7+13=20 17+73=90 8+12=20 18+82=100 9+11=20 又如:

15+85=100 14+86=100 25+75=100 24+76=100

35+65=100 34+66=100 45+55=100 44+56=100等等

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那些较大的数相加又快又准。像10、20、 30、40、50、60、70、80、90、100等等这些整十、整百的数就是凑整的目标。 例2 计算

1+3+5+7+9+11+13+15+17+19

解:这是求1到19共10个单数之和,用凑整法做:

例3 计算

2+4+6+8+10+12+14+16+18+20

解:这是求2到20共10个双数之和,用凑整法做: 例4 计算

2+13+25+44+18+37+56+75 解:用凑整法:

三、用已知求未知

利用已经获得较简单的知识来解决面临的更复杂的难题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凑十法、凑整法的实质就是这个道理,可见把这种认识规律用于计算方面,可使计算更快更准。下面再举两个例子。 例5 计算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解:由例2和例3,已经知道从1开始的前10个单数之和以及从2开始的前10个双数之和,巧用这些结果计算这道题就容易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3+5+7+9+11+13+15+17+19)+(2+4+6+8+10+12+14+16+18+20) =100+110(这步利用了例2和例3的结果) =210

例6 计算 5+6+7+8+9+10

解:可以利用前10个自然数之和等于55这一结果。 5+6+7+8+9+10

=(1+2+3+4+5+6+7+8+9+10)-(1+2+3+4) (熟练后,此步骤可省略)

=55-10=45

四、改变运算顺序

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中,有时改变加、减的运算顺序可使计算显得十分巧妙! 例7 计算

10-9+8-7+6-5+4-3+2-1

解:这题如果从左到右按顺序进行加减运算,是能够得出正确结果的。但因为算式较长,多次加减又繁又慢且容易出错。如果改变一下运算顺序,先减后加,就使运算显得非常“漂亮”。下式括号中的算式表示先算, 10-9+8-7+6-5+4-3+2-1

=(10-9)+(8-7)+(6-5)+(4-3)+(2-1) =1+1+1+1+1=5

五、带着“+”、“-”号搬家 例8 计算

1-2+3-4+5-6+7-8+9-10+11

解:这题只有加减运算,而且1-2不够减。我们可以采用带着加减号搬家的方法解决。要注意每个数自己的符号就是这个数前面的那个“+”号或“-”号,搬家时要带着符号一起搬。 1-2+3-4+5-6+7-8+9-10+11 =1+3-2+5-4+7-6+9-8+11-10

=1+(3-2)+(5-4)+(7-6)+(9-8)+(11-10)[先减后加] =1+1+1+1+1+1 =6

在这道题的运算中,把“+3”搬到“-2”的前面,把“+5”搬到了“-4”的前面,……把“+11”搬到了“-10”的前面,这就叫带着符号搬家。巧妙利用这种搬法,可以使计算简便。

习题一

1.计算:13+14+15+16+17+25 2.计算:2+3+4+5+15+16+17+18+20 3.计算:21+22+23+24+25+26+27+28+29

4.计算: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5.计算:22-20+18-16+14-12+10-8+6-4+2-0 6.计算:10-20+30-40+50-60+70-80+90 7.计算:(2+4+6+8+10)-(1+3+5+7+9)

8.计算:(2+4+6+…+20)-(1+3+5+…+19)

第二讲 速算与巧算(二)

例1 哥哥和妹妹分糖。哥哥拿1块,妹妹拿2块;哥哥拿3块,妹妹拿4块;接着哥哥拿5块、7块、9块、11块、13块、15块,妹妹拿6块、8块、10块、12块、14块、16块。你说谁拿得多,多几块?

解:方法1:先算哥哥共拿了多少块?

再算妹妹共拿了多少块?

72-64=8(块)

方法2:这样想:先算每次妹妹比哥哥多拿几块,再算共多拿了多少块。 (2-1)+(4-3)+(6-5)+(8-7)+(10-9)+(12-11)+(14-13)+(16-15) =1+1+1+1+1+1+1+1 =8(块)

可以看出方法2要比方法1巧妙!

平时注意积累,记住一些有趣的和重要的运算结果,非常有助于速算。比如,请同学记住几个自然数相加之和: 1+2=3 1+2+3=6 1+2+3+4=10 1+2+3+4+5=15 1+2+3+4+5+6=21 1+2+3+4+5+6+7=28 1+2+3+4+5+6+7+8=36

1+2+3+4+5+6+7+8+9=45 1+2+3+4+5+6+7+8+9+10=55

例2 星期天,小明家来了9名小客人。小明拿出一包糖,里面有54块。小明说:“咱们一共10个人,每人都要分到糖,但每人分到的糖块数不能一样多,谁会分?”结果大家都无法分,你能帮他们分好吗?

解:按小明提的要求确实无法分。

因为要使得每个人都得到糖,糖块数人人不等,需要糖块数最少的分法是:第一人分到1块,第二人分到2块,…第十人分到10块。但是,这种分法共需要有 1+2+3+4+5+6+7+8+9+10=55(块)

而小明这包糖一共才54块,所以按这种方法无法分。如果改变一下,有一人少得1块糖,比如说,应该得10块糖的小朋友只分到了9块,但是这样一来,他就和另一个先分得9块糖的那个小朋友一样多了,这又不符合小明提出“每人分到的糖块数不能一样多”的要求。

(注意:“按小明提的要求无法分”就是此题的答案。在数学上“无解”也叫问题的答案。)

例3 时钟1点钟敲1下,2点钟敲2下,3点钟敲3下,……照这样敲下去,从1点到12点,这12个小时时钟共敲了几下?

解:这是一道美国小学奥林匹克试题,要求在3分钟内就要得出答案。 方法1:凑十法

方法2:如果能记住从1到10前十个自然数之和是55,计算会更快。 (1+2+3+4+5+6+7+8+9+10)+11+12

=55+11+12=78(下)

习题二

1.三个小朋友分5块糖。要求每人都分到糖,但每人分到的糖块数不能一样多,你能分吗?

答案是不能分。所需糖块数最少的一种分法是:第1个人分1块,第2个人分2块,第3个人分3块,这样三个人共需要有1+2+3=6(块),但总的糖块数只有5块,不够分。如果第3个人也分得2块,这样糖是够分了,但是这样就有2个人分得糖块数一样多了,又不符合分糖的要求了。

2.①把16只小鸡分别装进5个笼子里,每个笼子里都要有鸡,而且每个笼子里的鸡的只数也不能相同,如何分装?

②按同样要求,把15只小鸡装进5个笼子能办得到吗? ③按同样要求,把14只小鸡分装到5个笼子能办得到吗?

3.从1到20这20个数中,所有的双数之和与所有的单数之和的差是多少?

4.小方家的钟除了几点钟敲几下外,每半点钟也敲一下。比如说,0点半敲1下,1点钟敲1下,1点半敲1下,2点敲2下,2点半敲1下,……照这样敲下去,从夜里0点开始,计到白天中午12点钟,在这12个小时之内时钟共敲了多少下?

习题二解答

1.答案是不能分。

所需糖块数最少的一种分法是:第1个人分1块,第2个人分2块,第3个人分3块,这样三个人共需要有1+2+3=6(块),但总的糖块数只有5块,不够分。如果第3个人也分得2块,这样糖是够分了,但是这样就有2个人分得糖块数一样多了,又不符合分糖的要求了。 2.①5只笼子装16只小鸡的装法是1,2,3,4,6。 1+2+3+4+6=16(只)

②5只笼子装15只小鸡的装法是1,2,3,4,5。 1+2+3+4+5=15(只)

③5只笼子装14只小鸡,要求每笼都有鸡,而且笼笼鸡数不等,无法分装。

3.①记住1+3+5+7+9+11+13+15+17+19=100立即可知100块糖按要求分给10个人的分法是:各人所得糖块数分别为1,3,5,7,9,11,13,15,17,19。

②99块糖按要求分给10个小朋友无法分。 3.解:方法1:

单数之和:1+3+5+7+9+11+13+15+17+19=100 双数之和:2+4+6+8+10+12+14+16+18+20=110 差:110-100=10 方法2:改变运算顺序

(2+4+6+8+10+12+14+16+18+20)-(1+3+5+7+9+11+13+15+17+19)

=(2-1)+(4-3)+(6-5)+(8-7)+(10-9)+(12-11)+(14-13)+(16-15)+(18-17)+(20-19) =1+1+1+1+1+1+1+1+1+1 =10

4.解:先记录时钟敲的整点数和半点数如下:

列算式求和,并改变运算顺序:

1+1+1+2+1+3+1+4十1+5+1+6+1+7+1+8+1+9+1+10+1+11+1+12 =(1+2+3+4+5+6+7+8+9+10+11+12)+(1+1+1+1+1+1+1+1+1+1+1+1) =78+12 =90(下)

第三讲 数数与计数(一)

例1 请你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

解:①分层数

②先按“实心”三角形计算,再减去“空白”三角形中“×”的个数 (1+3+5+7+9+11+13+15+17)-(5+3+1)

例2 下图所示的“塔”由4层没有缝隙的小立方块垒成,求塔中共有多少小立方块?

从顶层开始数,各层小立方块数是: 第一层:1块; 第二层:3块; 第三层:6块; 第四层:10块;

总块数 1+3+6+10=20(块)。 从上往下数,第一层:1块;

第二层:第一层的1块加第二层“看得见”的2块等于第二层的块数: 1+2=3块;

第三层:第二层的3块加第三层“看得见”的3块等于第三层的块数: 3+3=6块;

第四层:第三层的6块加第四层“看得见”的4块等于第四层的块数: 6+4=10块。

总块数1+3+6+10=20(块)

例3 右图是由小立方体码放起来的,其中有一些小立方体被压住看不见。请你数一数共有多少小立方体?

解:从右往左数,并且编号 第一排:1块; 第二排:7块; 第三排:5块; 第四排:9块; 第五排:16块;

总数:1+7+5+9+16=38(块)。

例4 数一数下面的立体图形的面数、棱数和顶点数各是多少?

面数:4 棱数:6 顶点数:4 面数:5 棱数:8 顶点数:5

1.请你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

习题三

2.如下图所示,一单层砖墙下雨时塌了一处,请你数一数,需要多少块砖才能把墙补好?

3.如右图所示是一个由小立方体构成的塔,请你数一数并计算出共有多少块。

4.如右图所示是由小立方体构成的“宝塔”,请你数一数共多少块?

5.右图所示是由小立方体堆起来的,请你数一数,共有多少小立方体?

6.数一数,下面的立体图形的面数、棱数和顶点数各是多少?

第四讲 奇与偶

整数0,1,2,3,4,5,6,7,……可以被分为两类,一类是1,3,5,7,9,…叫奇数;另一类是0,2,4,6,8,10…叫偶数。

一般习惯上,人们也把1,3,5,7,9…叫单数;把2,4,6,8,10…叫双数。 下面是有关奇数与偶数方面的趣题。

例1 傍晚开电灯,小虎淘气,一连拉了7下开关。请你说说这时灯是亮了还是没亮?我们还不妨接着问,拉8下呢?拉9下呢?拉10下呢?甚至拉100下呢?你都能知道灯是亮还是不亮吗?

解:见下表。为了回答上面这些问题,我们从简单情况考虑起,并作出下表,便可一目了然。

仔细观察,就可以找出规律: 拉奇数次,灯亮;拉偶数次,灯不亮。

对于大的数,比如说拉100下,可知灯不亮。因为100是个偶数。 例2 前十个自然数即1,2,3,……10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解:方法1:先把十个数加起来,再看和数的奇偶性。 1+2+3+4+5+6+7+8+9+10=55

55是奇数,即前十个自然数之和是奇数。 方法2:不用把和求出来也可以进行判断: 先把前十个自然数的奇偶性写出来

通过考察这些数相加相减的结果,不难理解: 两个偶数的和与差,都是偶数; 两个奇数的和与差也都是偶数;

一个奇数与一个偶数的和与差,都是奇数;进一步还可以得出: 只有奇数个奇数的和或差,才是奇数。

现在再来数一数,前十个自然数中,一共有五个奇数,所以可以肯定它们的和必是奇数。

习题

1.小鸭过河如图所示。有一只小鸭在一条小河的两岸之间来回地游。若规定小鸭从一岸游到另一岸就叫渡河一次,请想一想:

①如果小鸭最初在右岸,来回游若干次之后,它又回到了右岸,那么这只小鸭渡河的次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②如果小鸭最初在右岸,来回地游共渡河101次之后,小鸭到了左岸还是右岸? 2.雨后,一段马路上有许多小水洼。小明上学路过这里,他每到一处小水洼就脱鞋淌过去;到了没水的地方就又把鞋穿上。请问

①若他脱鞋与穿鞋的次数之和是奇数,这时他在水中吗? ②若他脱鞋与穿鞋的次数之和是偶数,这时他在水中吗?

第十四讲 火柴棍游戏(一)

砖是盖房子用的,但当有一只小狗要咬你时,你会急中生智,拣起一块砖头来打狗。火柴是点火用的,但当我们把它带到课堂上来时,用火柴棍就可以做有趣的数学游戏,在游戏中就用数学概念,进行数学计算,增强思维的灵敏性。 例1 请你用火柴棍摆图形,并用橡皮泥粘接起来。 (1)用三根火柴棍摆出一个等边三角形。 (2)用四根火柴棍摆出一个正方形。 (3)用四根火柴棍摆出一个菱形。

解:(1)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彼此都相等,而火柴棍也都一样长。所以可以用三根火柴棍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2)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所以四根同样长的火柴棍可以摆出一个正方形。但要注意,必须使四个角都摆成直角。如图

(3)菱形的四条边也是相等的,所以用四根一样长的火柴棍也能摆出来。但注意,这时不必使每个角都摆成直角,只要使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即可。 例2 请用7根火柴棍摆出2个小正方形出来。

解:由例1可知,摆一个正方形需4根火柴棍,所以摆两个独立的正方形需要8根火柴棍。现在要求用7根火柴棍摆出两个正方形,显然必须有一根火柴棍公用才能办到。

例3 请你用12根火柴棍摆出四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

解:下图摆一个小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棍,所以摆4个独立的小正方形需4×4=16根火柴棍。现在要求用12根火柴棍摆出4个小正方形出来,16-12=4(根),所以需要4根火柴棍公用。

例4 下图是用24根火柴棍摆成的回字形图形,如果只允许移动图中的四根火柴棍,使原图形组成三个正方形(大小可以不一样),你能办得到吗?

解:可以这样想:

①用24根火柴棍摆成三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用24÷3=8根,每边2根。这是三个独立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

经尝试,按题目要求,在原图的基础上移动4根组成三个独立的正方形无论如何办不到。 ②若是正方形的每边用3根火柴棍,一个正方形用12根,两个正方形共用24根。但是题目要求用24根摆成三个正方形(大小可以不同),这就要使这两个正方形有“重叠”(使一些火柴棍被公用),(见图(1))从而多产生出一个正方形。

图中三种“重叠”方式,但经试验,只有第(2)种和第(3)种可以在回字型的原图上移动4根火柴棍摆出来。

习题

下图所示为一个“小鱼”形状,

①请你移动二根火柴棍,使小鱼转向(变成头朝上或朝下)。 ②请你移动三根火柴棍,使小鱼调头(变成头朝右)。

2.下图所示为一个倒放着且缺一条腿的椅子,请你移动两根火柴棍把椅子正过来。

3.下图所示是用12棍火柴棍组成的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请你移动三根火柴,使原图变成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

4.下图所示为用12根火柴组成的三个小正方形。

①请你用11根火柴棍组成同样大小的三个小正方形。 ②请你用10根火柴棍组成同样大小的3个小正方形。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师教学新二年级数学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新二年级数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xue/114994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