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111)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 (范仲淹《渔家傲》) (112)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113)得道多助, 。(《孟子》) (114)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115)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16)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117)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118)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述自己希望得到朝廷信任、企盼为国效力的诗句是: , ?
220道中考真题
(119)古诗文中,许多写花的佳句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怀,请你写出连续的两
句 , 。
(120)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
(121)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 ,沙场秋点兵。 (122) __________ ,无案牍之劳形。
(12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 _ 。
(124)有一种品质叫无私,有一种情感叫无悔,把它化为形象的诗句,那便是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 ,__________ ”。
(125)古代许多杰出人物都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激励着无数的热血青年奋发有为。请你写出能激励思想和鼓舞斗志的古诗文句子 , 。
(126)大漠孤烟直, 。
(127) ,只缘身在最高层。
(128)雄兔脚扑朔, ;双兔傍着走, ? (129)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的“ , ”是羁旅之人对故乡的思念;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的“ , ”是夜不能寐的守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130)烽火连三月, 。
(131) ,雪上空留马行处。
(132)夕阳西下, 。 (133)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34)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 , ”以“蓬”、“雁”白比,写出了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20道中考真题
(135)同是望月,自居易用“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发深切的骨肉分离之情,而苏轼则用“ , ”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回答)、
。
(13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37)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138)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早春景色。
(139)牡甫《春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化无情之物为有情,抒发了感时伤世之情;李煜《相见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离愁”则化无形之情为有形,写出了亡国的哀思。
(140) 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141) 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 咏梅》) (142)《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 ,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143)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碰到一些困难与挫折,这时我们可以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自勉:“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 。”
(144)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 。
(14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月遥祝兄弟平安的句子是: , 。
(146)刘禹锡的“ , ”,表达了诗人异常达观的人生态度。
(147)王安石的“ , ”,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 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148)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20道中考真题
(149)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 , 。”
(150)只有那些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能达到《望岳》中
“ , ”的境界。
(151)宋代的范仲淹说过“ , ”,这正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济世情怀。
(152)昔魏武吟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其志宏阔如宇;武侯临表:“受任于败军之际,② ”,其情沛然如注;太守出猎,狂书“④ ,亲射虎,看孙郎”,托古以言志;英雄梦回,忽作“马作的卢飞快,⑤ ”,用典以抒怀;书生论史,偏说“⑥ ,铜雀春深锁二乔”,借题以讽今。诗仙饯别,且吟“⑦ ,中间小谢又清发”,激赏建安文风。
(153)树木丛生, 。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 (154)而或长烟一空 , , 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155)《马说》一文中表达全文主旨的句“ , ”。 (156)教育局老局长虽已退休,但他仍然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这真是
“ , ”(用《己亥杂诗》中的名句填空)。
(157)__________________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158)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59)“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出了落花飘零却昂扬向上的精神,龚 自珍的《已亥杂诗》“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在意境上更胜一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公务员考试中考古诗文默写训练(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