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考古诗文默写训练(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9-2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51)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2)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3)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5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两章)

(55)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 两句诗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异曲同工,写法极为相似。

(56)邹忌修八尺有余, 。 (《邹忌讽齐王纳谏》)

(57)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 。 (《鱼我所欲也》)

(58)《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共10字): , 。 (59)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0)“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

(61)我们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学会在忧伤失意时,去倾听“了却君王天下事, ”的豪言壮语;在遇到艰难险阻时,去倾听“ ,一览众山小”的雄心气魄;在前途迷茫时,去倾听“长风破浪会有时, ”的执著坚毅;在消磨时光时,去倾听“少壮不努力, ”的慨叹警醒。

(62)“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20道中考真题

(63)崔颢《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 。” 说仙人一去不复返,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陪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64)李商隐《无题》中“ ,蜡炬成灰泪始干。”为诗中警句,去着丰富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比喻新奇而巧妙。

(6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66)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67)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8)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

(69)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咏梅》)

(70)牺牲玉帛, ,必以信。(《曹刿论战》)

(71)今当远离, ,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

(72)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73)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74)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75)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76)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7)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8)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79)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80)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

220道中考真题

(81)齐王下令进谏初期,描写群臣进谏场景的一个成语是 。(《邹忌讽齐王纳谏》)

(82)《论语》中使你终身受益的句子是 。

(83)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使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一句诗

(84)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5) ,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

(86)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 (87)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88)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对饱受离别之苦的人们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89)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

(90)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91)衣沾不足惜, 。(陶渊明《归园田居》)

(92)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3)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4)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95)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96)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9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98)_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诗经》)

(99)________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最京》)

220道中考真题

(100)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0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102)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03)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高雅庄重,应像《爱莲说》中的“莲”那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在古诗文中,“萧”常表示萧索、萧条之意,如“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箫”则指一种乐器,如“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仆古风存。” (105)子日:“ ,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106)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107)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108) ,浅草才能没马蹄。 (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109)谈笑有鸿儒, 。 (刘禹锡《陋室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公务员考试中考古诗文默写训练(2)在线全文阅读。

中考古诗文默写训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gongwuyuan/124920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