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可以得到的信息或结论:
①物体的重力为3N,②物体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为1.2N,③物块浸没前,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物块所受的浮力越大;
(2)物体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所以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3N﹣
1.8N=1.2N;
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得:
V物=V排=物体的质量:
m=
==0.3kg,
333==1.2×10m, 43ρ物===2.5×10kg/m=2.5g/cm.
故答案为:
①物体的重力为3N,②物体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为1.2N;2.5.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考查学生结合图象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利用好称重法测浮力是关键.
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6.(4分)(2014 随州)如图,人眼透过玻璃三棱镜观察另一侧的蜡烛A,发现成像在A′处.在A上选择一点S画出光路图以表明成像于S′的原理(可以只画一条光线).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在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较大,作出法线,确定光是从空气射入介质还是从介质射入空气,确定折射角与入射角谁大谁小,最后确定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
【解答】解:光先从空气射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线会靠近法线;当光线从玻璃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会远离法线.如图所示:
【点评】画光的折射光路图应首先明确在介质转换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变化情况,确定光线是远离还是靠近法线,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表示出光的传播路径.
17.(4分)(2015 鄂城区模拟)在图中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并联电路图.
【考点】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
【专题】电流和电路;电压和电阻.
【分析】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压表在电路中起开路作用,电流表起导线作用分析即可.
【解答】解:
要使两灯并联,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应分别流入电阻,下边的“○”中应填入电流表,中间“○”中不能有电流通过,故为电压表,上边的“○”中应填入电流表,这样电流就分别经过电阻R1和R2,流过两电阻的电流应汇合共同流回负极,则见下图:
【点评】会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设计串并联电路.会正确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
18.(4分)(2015 鄂城区模拟)如图所示,物体正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考点】力的示意图.
【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首先分析物体受到的作用力,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受到了平衡力﹣﹣﹣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水平方向上没有牵引力,也就没有摩擦力,若有摩擦力,物体就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水平方向上是不受力的;然后根据力的图示的方法来作图.
【解答】解: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它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水平方向上没有牵引力,也就没有摩擦力,若有摩擦力,物体就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水平方向上是不受力的;
竖直方向上有重力和支持力,物体竖直方向上是静止的,重力和支持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中心就行,画出表示重力和支持力的射线标出箭头、字母,如图所示:
【点评】能否正确分析物体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本题的解题关键所在.
四、实验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9.(6分)(2015 鄂城区模拟)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同一铁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目的是研究动能与 速度 的关系.
(2)该实验是通过观察 木块被推动的距离 来说明物体动能的大小.
(3)实验中铁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 使铁球获得不同的速度 .
(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该实验能得出结论吗? 不能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木块将永远运动下去,无法显示被推动的距离 .
【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在探究过程中需用控制变量法,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出控制的变量,便可得出探究的因素;
(2)掌握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比较物体动能的大小;
(3)为使铁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让其从斜面的不同高度处滚下;
(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运动后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1)由题意知,同一铁球的质量相同,从不同的高度滚下时,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关系;
(2)实验中通过木块被铁球推动的距离来比较动能的大小;
(3)实验中铁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为的是使小球到达水平面获得不同的速度;
(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无法显示被推动的距离,不能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1)速度;(2)木块被推动的距离;(3)使铁球获得不同的速度;(4)不能;木块将永远运动下去,无法显示被推动的距离.
【点评】此题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时考查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20.(6分)(2015 鄂城区模拟)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小丽同学组装的装置如图甲所示,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温度计接触杯底 ,改正错误后为了节省实验时间,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减少水的质量 .
(2)小丽同学正确操作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象可知:当时的大气压 < (选填“<”、“>”或“=”)标准大气压;
(3)小芳同学在同一环境下同时做这个实验且选用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只是杯中的水比小丽多些.请你在乙图中帮小芳同学大致画出她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公务员考试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试卷(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