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分)(2012 呼和浩特)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不同的绕法提起相同的重物,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在物体匀速上升的过程中( )
A.甲图省力,机械效率甲图大 B.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C.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乙图大 D.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1)分析左图滑轮组的结构,得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3h,因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根据F=(G物+G动)求拉力的大小;利用
η=
==求机械效率大小;
(2)同理,求出右图的拉力和机械效率,通过比较得出答案.
【解答】解:
(1)分析左图可知,n=3,则s=3h,
∵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
∴F1
=(G+G动),
η1===;
(2)分析右图可知,n=2,则s=2h,
∵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
∴F2
=(G+G动),
η2===;
由此可知:F1<F2,η1=η2,所以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拉力的计算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利用好两个推导公式是本题的关键:
①忽略摩擦及绳重,拉力
F=(G物+G动);
②η===.
12.(2分)(2010 湛江)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甲和乙都是阻值不变的电阻
B.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R乙=5Ω
C.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电源电压为2V
D.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功率为1.2W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A、根据图中信息读出对应的电压和电流,结合欧姆定律即可判断出电阻甲和电阻乙的变化;
B、从图象中读出当电阻乙两端的电压为2V时对应的电流值,然后根据R=即可求出此时的电阻;
C、从图象中读出当甲、乙电阻中的电流为0.2A时对应的电压值,再根据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求出电源电压;
D、从图象中读出当甲、乙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时对应的电流,然后根据P=UI即可求出电路中的总功率.
【解答】解:A、因为甲图象为正比例函数,因此图象中对应电压和电流值的比值不变,故甲为定值电阻;而乙图象中的电压和电流值的比值时刻在发生变化,故电阻乙不是定值电阻;
B、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当乙电阻两端电压为2V时,对应的电流为0.2A,因此此时乙的阻值:R===10Ω;
C、当通过甲、乙中的电流为0.2A时,从图形中可以看出,此时甲、乙两端的电压值分别为1V、2V,由于甲、乙为串联,因此电源电压为3V;
D、当甲、乙两端的电压为2V时,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此时通过甲、乙的电流分别为0.4A、0.2A,由于甲、乙并联,因此电路总功率:P=UI=2V×(0.4A+0.2A)=1.2W.
故选D.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会从图中读出相关信息,并会结合欧姆定律以及电功率的知识进行简单计算.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13.(4分)(2015 鄂城区模拟)我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成功登陆月球开展探测工作,它在月球上工作的能源主要来源于 太阳 ;宇航员王亚平在进行太空授课时,是通过 电磁波 传递信号实现天地对话的.
【考点】太阳能的利用;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信息的传递;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1)月球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电磁波和声音都能传递信息,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解答】解:
(1)“玉兔号”在月球上工作的能源主要来源于太阳能.
(2)月球上没有空气,而真空不能传声,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王亚平在进行太空授课时,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号实现天地对话的.
故答案为:太阳;电磁波.
【点评】本题考查了能量转化和电磁波的应用等知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并能和生产生活联系起来.
14.(4分)(2015 鄂城区模拟)小明房间的台灯与日光灯是 并 (填“串”或“并”)联的.如图是马路交叉路口的一组交通指示灯指挥往来车辆和行人安全有序通行,每盏指示灯上都标有“220V 100W”的字样,这组交通指示灯正常工作一天(24h)消耗的电能是 2.4 kw h.
【考点】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专题】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1)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即为并联;
(2)这组交通指示灯始终只有一盏灯泡工作,根据W=Pt求出灯正常工作24小时消耗的电能.
【解答】解:(1)家庭电路中各个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由此可知台灯和日光灯是并联连接的;
(2)这组交通指示灯始终只有一盏灯泡工作,正常工作24小时消耗的电能为:
W=Pt=100×10kW×24h=2.4kW h.
故答案为:并;2.4.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的辨别和电功的计算,要注意交通指示灯是交替工作的且始终有一盏在工作.
15.(6分)(2015 鄂城区模拟)将一柱形实心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物块浸入水中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任意指出你能得到的两条信息或结论 ①物体的重力为3N;②物块浸没前,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物块所受的浮力越大 .该实心物块的密度 2.5 g/cm.
3﹣3
【考点】密度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浮力.
【分析】(1)物体未浸入水中时h=0,从图乙可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物体的重力;
在未完全浸入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则浮力逐渐增大;
知道物体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称重法求物体所受的浮力;
物块浸没前,浸入越深,浮力越大,据此可以得到相关信息或结论;
(2)由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排开液体的体积,再利用重力、密度的变形公式求出物块的密度.
【解答】解:
(1)物体未浸入水中时h=0,从图乙可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G=3N.在未完全浸入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则浮力逐渐增大;由图知物体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所以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3N﹣1.8N=1.2N;物块浸没前,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物块所受的浮力越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公务员考试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试卷(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