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经济上:盐铁专卖
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
4
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影响: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或大一统的表现或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
(2)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在长安兴办太学。
(3)经济上:中央统一铸造五株钱,实行盐铁官营和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对外上:派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评价汉武帝:(1)汉武帝统治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①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上:中央统一铸造五株钱,实行盐铁官营和专卖,增加财政收入;③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中央集权空前加强;○4对外上:派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加强西域和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2)汉武帝是我国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议一议: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1)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
(2)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对封建社会历史起了推动作用;(3)“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一、光武中兴
西汉灭亡:公元9年,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东汉建立: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他就是光武帝。
2、光武中兴:
(1)措施: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2)影响: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原因:皇帝年幼,大权旁落。
2、概况:东汉中期以后,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3、影响: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
三、黄巾起义
1、原因: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反抗情绪在民间蔓延。
创立太平道教的张角,势力壮大起来。
2、过程:184年,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爆发了,腐朽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但在东汉军队的
残酷镇压下,最终失败。
3、评价: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指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1)时间:公元前138年(2)目的: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3) 意义:了解了西域的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1)时间:公元前119年(2)目的: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3)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具有坚强的意志,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忠于祖国、信守承诺、不辱使命。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
(1)开辟时间:汉武帝时(2)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的大秦。(3)商品: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出,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4)地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5)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2、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中国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斯里兰卡
三、对西域的管理:
5
1、西域都护的设置:
(1)时间:公元前60年(汉宣帝时) (2)设立的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97年派甘英出使大秦。
★★注:汉朝时中外交往的大事: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
★★当今丝绸之路上的名胜古有:嘉峪关、敦煌莫高窟、楼兰古城遗址(新疆)、秦始皇兵马俑(陕西西安)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造纸术的发明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工艺,材料: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特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蔡侯纸)
二、医学:张仲景和华佗(都是东汉末年)
1、张仲景(医圣):写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2、华佗(神医):发明麻沸散、创造五禽戏(虎、鹿、熊、猿、鸟)。
三、史学:历史巨著《史记》
1、作者:司马迁
2、主要内容:《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3、地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体例:纪传体通史。
4、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评价《史记》:(1)史学成就:《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2)文学成就:《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生动,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四、宗教:道教和佛教
1、道教:东汉后期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主要教派有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佛教:西汉末年传入;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因素。
★★结合当时社会情况,说说百姓信奉佛教的原因?
佛教教义,使其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加之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这推动了佛教在中国传播。
★★我国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之所以昌盛的原因是什么?
(1)国家统一;(2)经济发展; (3)各民族共同创造;(4)中外交往頻繁。
第16课三国鼎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新人教版七上历史期末复习提纲(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