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整体的德育
整体的道德素质必须通过整体的德育来培养。在整体的德育中,应该包括知情信意行诸方面教育要素。但是,过去和现行的德育并不具有整体的特征:德育整体应有的要素缺乏,例如,道德情感和意志的教育缺失;诸要素教育的比例失衡,例如道德知识教育膨胀,道德情感与意志教育萎缩,道德行为培养或教育薄弱,德育成了有关道德的知识的教学或有关道德的"功课",变成了实质上的智育,德育被智育化了,或者说,道德教学被智育化了;德育的结构无序或诸要素教育关系割裂,例如道德认识教育与道德行为培养脱节,甚至知情信意行诸要素教育的关系全面疏离;最终导致德育功能的衰竭--不能培养出整体的道德素质。
例如,在传统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等德育课程中,无论是教学目的、内容,还是过程、方法与效果的测评,对于"知识点"的强调是第一位的。表面上讲所谓的"知情意行",实质上主要只能在道德知识的编排、讲授、练习、记忆与考试上做文章。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比起道德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来,传授道德知识是最容易的一件事,也是某些教师唯一能做的事。这种"道德知识膨胀型"和"道德智力要素膨胀型"的德育不是真正的整体德育,而是地道的片面德育、畸形德育。
从横向看,离开情信意行单独去培养知,就会"不可逆转地"地造成知行脱节;知情信意行诸要素被相互分离开来进行培养或训练,不仅不能促使某一道德要素本身的真正发展,而且,某一道德素质的单独畸形发展会阻碍其他要素和整体正常结构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发挥。因此,道德素质的发展与教育是一个整体。当然,可以从知情信意行的某一个方面或者部分入手展开教育;但是,我们常常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从道德素质及其教育这两个整体中分解出与这两个整体有机地联系着的、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某一个方面或部分。
从纵向看,如果个体在某个阶段接受了诸如道德知识或道德行为的单一教育或训练,道德素质的歪曲形态或畸形道德素质结构一旦形成,以后就较难改变,甚至不可逆转。德育结构随时可以调整,但是,过去的德育结构所发挥的功能--体现在人的道德素质变化发展上的结果是不可逆的。狼孩与正常孩子在出生之初的大脑结构与功能相同,但是由于在发展的早期没有正常的人类活动,后来就再也不可能形成正常的心理和行为结构。因此,德育结构和德育模式需要作整体性的突破和全面的改革。整体性德育要从家庭教育、幼儿园和小学开始实施。否则,到了中学和大学,即使运用整体德育方法追求整体道德素质目标,也不太可能发展出整体的道德素质或发挥道德素质的整体功能。
三、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道德素质的整体建构
整体道德素质发展和整体德育的理论应该落实到所有德育活动和德育的全部环节,特别是要在德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教学中得到体现。
(一)德育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制的整体性
在德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制方面,要从知情信意行整体角度,将所期望的道德全息地积淀、负载在教育的材料、教材中;以便通过整体的德育,全面地引起受教育者知情信意行全部要素的整体投入,从而建构起整体的道德素质结构。国内外德育界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浙江省省编新版《思想品德》教材中,我们也作了初步探索。例如,在《飞吧,小鸟》这篇课文中,有如下主要内容:
"爸爸!,快来看,这只小鸟受伤了!"小明手中捧着一只鸟跑进门来。
这是一只美丽的小鸟。它的右腿受伤了,正在痛苦地抖动着。爸爸马上拿出药水和纱布,给小鸟包扎起来。
小明焦急地问:"小鸟会死吗?"爸爸说:"别担心,它会好起来的。也不知道是谁打伤了它,真可怜。"
为了让小鸟好好地养伤,妈妈特地为小鸟买了一只鸟笼。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教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道德素质的整体建构(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