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德育的认识及定位缺少清晰的认识。在我国的传统德育教育中,德育被定义成“管理”与“约束”。作为学生,要遵守学校的学生手册以及日常行为规范。可是这样的手册是否起到了教育作用呢?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管理约束而不是教育。只是通过书面的形式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完全起不到德育的作用。很多人可能都没有看过这个手册,或者说有些人会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逆反心理,越是不让做的就越要尝试。而德育是在无形中对心灵进行熏陶与洗涤,达到精神思想上的教育,是一个持久永恒的过程。所以,关于的德育的定位,确实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但我们都知道,只有定位准确,才能够被运用到实际之中,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三.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教育与德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1.认识到文化差异,做到结合实际文化的创新德育。少数民族的文化具有多样性,其中所蕴含的道德理念早已是根深蒂固的。在推广德育工作时,应当做到尊重当地文化习俗。所以德育教育不只是针对大部分群体的教育,更应该考虑到地区文化的差异。只有结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才是良好的发展道路。所谓的创新教育,只是将德育教育推广发展的方法。在教育领域,我们离不开创新。
2.注重不同文化观念的融合。传统文化中呈现出来的不同道德观念就注定这些思想之间是有摩擦碰撞的。特别地是,当今世界逐渐趋于全球化,对于优秀文化思想,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到将其发扬光大。少数民族文化中蕴含的道德理念是思想浪潮中的一大瑰宝。对教育来说,各种观念也应该是互相促进吸收的。想要全面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就不能忽视少数民族思想的文化价值。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教育与德育是不可分割的。虽然传统教育有着一定的弊端,但其中蕴含的思想却能够在德育工作中得到发挥。德育工作培养人格,感悟人文情怀,提升素质水平,在此过程中,传统文化也能得到推崇和发展,进而转化成融入民族血液中不可替代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曹能秀.论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5)
[2]杨其勇.浅论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09(4)
[3]马戎.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4]莫雪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2011(6)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901.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第三中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论文指导论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教育与德育的关系(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