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联系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 联系生活、联系实际,验证地理原理
为了加深学生对“热力环流”原理的理解,教师可联系实际来验证此知识原理。比如,教师在深化热力环流对海陆风的影响时可以设问:某位长头发女演员在海边拍摄表达心情愉悦的镜头时(面向大海),你认为应该选择什么时间比较合适(白天还是晚上)?为什么?请说明理由。又如探究热力环流对山谷风的影响时可以设问:谷地中的大气降水为什么多出现在夜晚啊?谁能解释呢?并进行小组讨论。
三、联系法在复习巩固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在完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材内容的授课后,为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先展示了沙县沙溪(永安至沙溪口)河段水电梯级开发示意图。
随后提出如下问题:沙溪干流上修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沙县在沙溪干流上修建水电站及大坝有哪些利和弊?针对“弊”可采取哪些措施?提出的问题经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最后总结如下:
建电站的有利条件: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加上该河段主要流经山地地形,落差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地处山区多峡谷,适宜建坝(坝址选择地多且工程量小);该河段耕地少,人口较少,淹没耕地少,搬迁人口少;流域内人口众多,经济较发达,电力需求量大等。
利:修建大坝,能有效减轻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的洪涝灾害;建水电站发电,可为城区提供部分电力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坝修建后水位提高,改善部分河段水运条件,可开发部分旅游资源等。
弊:大坝修建后水位提高,淹没坝上部分土地、民房和旱生植物,阻碍一些鱼类洄游路线,生物多样性减少;大坝修建后增大库区泥沙淤积;一些漂浮垃圾滞留在坝上,坝上的水质变差,大坝修建后,到下游去的淤泥减少,影响下游河岸陆生植物的生长,生物多样性减少。
针对弊端应采取的对策:合理开发现有土地资源;妥善安置被淹住户的住房问题;人工繁殖某些鱼苗投放河流中,解决一些鱼类洄游产卵受阻问题;采用“蓄清排浑”的水库运用方式,解决库区泥沙淤积的问题;定期清理坝上漂浮垃圾,提高坝上水质;移植、人工培育一些植物,建立植物园、保护区,减轻水库淹没对旱生植物的影响。学生探究出来的成果不一定完整,但通过探究,能得出相对合理的答案,学生探究问题、知识迁移能力就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综上所述,联系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途径与方式呈多样化。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讲清原理、阐明规律,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尽力上好每一堂课,帮助学生获得真正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地理教学质量才能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李秀林.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2] 叶回玉, 郑玉清,陈峰.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与评析[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论文指导简论联系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2)在线全文阅读。
简论联系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