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媒体导入法
多媒体导入法是指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将课堂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常用的多媒体导入方式有视频播放、音乐播放、图片展示等。在课前,教师应充分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可以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视频、图片、幻灯片等,根据学生的爱好特点,选择最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在上课的前几分钟作为课堂导入展示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这一课时,笔者课前在网上搜集了圆明园烧毁前的图片和现状,以及电影《火烧圆明园》中英法联军疯狂掠夺圆明园的片段。在正式上课时,笔者先给学生展示了各国著名的建筑图片,让学生猜猜各个建筑分别来自哪个国家,最后给学生展示了未烧毁前的圆明园图片,学生纷纷猜测这是哪个国家的建筑。随后,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事先准备好的电影片段,学生看到清兵在拼死抵抗贪婪的英法联军,圆明园最终被残忍掠夺,不禁发出了可惜又愤恨的叹气声。最后,笔者一边给学生展示圆明园的现状图片,一边进行新课的导入。
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就快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起学生的兴趣,成功地导入新课。多媒体导入法最重要的是找准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初中生相较于小学生好奇心更重,挑选符合初中生思维模式的导入方式,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悬念导入法
历史课堂如果按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势必会枯燥无味,让学生失去兴趣。悬念导入法是指在引用节日、故事、诗歌、时事新闻等具有象征性的材料作为课前导入时,适当地设置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具体做法是在正式上课前,根据教材内容和相关的材料设置问题,然后根据选定的材料设置一系列具有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预先设置的问题在讲述的材料中找答案,最后再围绕问题和引用的材料开始正式授课。
例如,在教授《秦朝的统一》(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这一课时,笔者采用了故事悬念导入法。在上课时,笔者首先向学生们简略地介绍了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然后以战国七雄故事开始进入课堂,结合相关的电视剧和一些故事名著,向学生讲述战国时期的故事。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笔者突然停住,抛出了事先准备好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当时战国七雄各是什么情况?各自处于什么境地?秦国是如何在这艰难的环境中灭了六国一统天下?在统一了六国后,秦始皇为何又派人修建了长城?最后秦始皇的结局是什么样的?学生零零散散地回答,从中可知学生对战国时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具体的细节并不熟悉。于是,笔者顺着问题对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开始详细的讲述,学生也因为问题而更加用心投入课堂中。
以上导入方式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又能学习新的知识,又避免了对照课本“读课”的枯燥乏味。悬念导入法的问题设置一定要放在适当的时间节点,问题的设置要具有代表性,能够与课堂内容紧密联系,才能在课堂中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三、情境导入法
初中生具有活跃大胆的思维和较强的表现欲,在课堂中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不仅能够活跃课堂,还能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共鸣,从能使教学效果大大地提高。情境导入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角色表演、生活情境融入等方式,再结合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在课堂上营造能够切身体验的教学情境。具体做法为先运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和视频、朗诵诗歌或者讲述故事等方式营造氛围,然后由教师对情境的背景、人物、时间等进行详细的解说,引导学生对情境内容进行想象和代入,最后让学生参与到设定好的情境中。
例如,在讲授《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一课时,笔者选用了生活情境融入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论文指导例谈初中历史课堂导入的方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