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合理用药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75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给予护理干预。采取回顾性分析法,收集、整理并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不良反应的具体类型、不良反应出现的主要原因和所应用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品类,制定出相关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合理用药对策。结果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种类包括头孢曲松(13.3%)、头孢西丁(8.0%)、头孢他啶(20.0%)、头孢地嗪(18.7%)、头孢呋辛(13.3%)、头孢唑啉(12.0%)和头孢哌酮(14.7%);不良反应的具体类型包括变态反应(22.7%)、胃肠道反应(57.3%)、肾肝毒性反应(8.0%)和血液系统反应(12.0%);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包括未进行药敏试验(5.3%)、重复用药(38.7%)、无指征用药(24.0%)和超剂量用药(32.0%)。结论临床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必须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总结;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具体类型;合理用药;对策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属于半合成抗生素的一种,含有头孢烯成分,具有抗菌作用强、药物抗菌谱广泛、生物利用率高和耐青霉素酶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能够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对部分疾病的治疗效果极佳,可一旦出现不合理的抗生素应用情况,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例如皮疹、腹痛和瘙痒等,极易并发其他重症疾病,加重了患者的痛苦,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1]。因此,必须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用药对策,提高用药的安全性[3]。该次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接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合理用药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该院接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75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其中男性42例、女性33例;年龄最大的70岁,年龄最小的28岁,平均年龄为(52.72±4.25)岁;疾病类型为泌尿系统疾病共31例,呼吸系统疾病共29例,肠道疾病共15例;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共35例,肌肉注射共18例,口服方式共22例。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均是由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②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自愿参与该次研究,且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存在药物禁忌证的患者;②采取多类型药物联合治疗的患者。
1.2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法,收集、整理并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4]。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不良反应的具体类型、不良反应出现的主要原因和所应用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品类,制定出相关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合理用药对策[5]。
1.4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
2结果
2.1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品类
所有患者因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而导致不良反应,所涉及的药物包括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地嗪、头孢呋辛、头孢唑啉和头孢哌酮,其中头孢曲松共10例(13.3%),头孢西丁共6例(8.0%),头孢他啶共15例(20.0%),头孢地嗪共14例(18.7%),头孢呋辛共10例(13.3%),头孢唑啉共9(12.0%)例,头孢哌酮共11例(14.7%)。
2.2不良反应的具体类型
所有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具体类型主要有4种,即变态反应、胃肠道反应、肾肝毒性反应和血液系统反应,其中变态反应共发生17例(22.7%),胃肠道反应共发生43例(57.3%),肾肝毒性反应共发生6例(8.0%),血液系统反应共发生9例(12.0%)。见表1。
2.3不良反应出现的主要原因
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未进行药敏试验、重复用药、无指征用药和超剂量用药。其中不良反应出现原因为未进行药敏试验的患者共4例
(5.3%),不良反应出现原因为重复用药的患者共29例(38.7%),不良反应出现原因为无指征用药的患者共18例(24.0%),不良反应出现原因为超剂量用药的患者共24例(32.0%)。
3讨论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药物,含有头孢烯成分,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从而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6]。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属于一种低毒药物,不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主要治疗的炎症类型包括脑膜炎、腹部感染和败血症等。若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出现不合理的用药情况,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例如胃肠道反应、肝毒性反应和变态反应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腹泻、恶心、心慌和嗜睡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和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7-11]。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的胃肠道反应较为严重,其发生不仅与药物有关,还与患者的体质相关[12]。过敏反应主要包括血清病、过敏性休克和药物热等,过敏性休克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过敏反应,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过敏性休克的几率较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毒性反应的发生与用药剂量有着密切关联,且与用药时间有关,用药剂量过高和用药时间过长均会引起毒性反应,而此类不良反应对患者机体的影响较大,极易导致患者的生理功能发生变化[13]。
该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法,收集、整理并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不良反应的具体类型、不良反应出现的主要原因和所应用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品类,结果显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包括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地嗪、头孢呋辛、头孢唑啉和头孢哌酮,其中头孢曲松共10例(13.3%),头孢西丁共6例(8.0%),头孢他啶共15例(20.0%),头孢地嗪共14例(18.7%),头孢呋辛共10例(13.3%),头孢唑啉共9例(12.0%),头孢哌酮共11例(14.7%)。提示头孢他啶、头孢地嗪、头孢曲松和头孢呋辛的占比率较高,究其原因,上述4种药物的疗效经过了长时间的临床实践,已得到了一致认可,因此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医务人员更偏向于采取上述4种药物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1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总结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具体类型并分析合理用药对策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