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摘  要:目的:评价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联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可用性。方法:2017年8月-2019年7月收治T2DM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应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血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患者的疗效确切。

关键词: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 临床研究


糖尿病属于机体代谢性疾病,是由患者机体胰岛激素分泌量减少,或疾病因素影响造成胰岛素分泌功能减弱,导致患者体内糖分分解效率降低,从而使患者血液中糖分含量超过正常标准数值(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89~6.1 mmol/L,餐后2 h血糖≥7.8 mmol/L),形成糖尿病[1]。通常将糖尿病分为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T2DM)发病高峰期多在35~40岁之后,占糖尿病患者的比例高达90%。T2DM患者于患病期间多出现饮水量增加、频繁饥饿、体重减轻、肢体疲乏、精神状态差等情况,同时患者机体免疫能力及抗病能力存在不同程度下降,极易感染病毒,导致频繁生病,且有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如心脏病、血管类疾病、肾病、糖尿病足、脑病、周围神经病变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促使健康水平显著下降。本次研究选取T2DM患者50例,于住院期间对病例患者积极开展药物联合治疗,经信息资料整理汇总后,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8月-2019年7月收治T2DM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女12例,男13例;年龄30~63岁,平均(35.55±4.31)岁;糖尿病平均病程(4.25±1.01)年;糖化血红蛋白(Hb A1c)(8.27±1.64)%;体重指数(BMI)(23.42±2.18)kg/m2。观察组女11例,男14例;年龄29~64岁,平均(35.56±4.34)岁;平均糖尿病病程(4.26±1.03)年;Hb A1c(8.28±1.66)%;BMI(23.51±2.24)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被确诊为T2DM[2];(2)年龄65岁以下;(3)患者基本资料或病历完整;(4)沟通上不存在任何问题;(5)因糖尿病并发症或血糖控制不当入院;(6)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保证在研究实施过程中,对数据采集做到有效配合;(7)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符合院内伦理委员会研究要求。

排除标准:(1)有过敏既往史;(2)长时间使用激素药物;(3)患有其他重要器官疾病;(4)精神疾病;(5)在近3个月内,有过急性感染史或创伤;(6)不同意接受本次治疗。

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基础治疗,包括运动与饮食干预等。(1)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胶囊治疗:口服,可在餐前0.5h服用;初始剂量为1粒/次(0.25 g),2~3次/d,以后根据血糖和尿糖情况调整用量,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0 g(即8粒),或遵医嘱。(2)观察组在服用二甲双胍胶囊后加用阿卡波糖片治疗:口服(整片吞服);剂量因人而异,起始剂量为50 mg/d(1片),3次/d,早餐前30 min服用;以后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剂量及服药时间。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Hb A1c;FBG正常值范围为4.4~7.0 mmol/L,2 h BG正常值范围为≤7.8 mmol/L,Hb A1c正常值范围为4~6%。(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疗效判定标准:a.无效:血糖改善情况不见好转,甚至病情进一步恶化;b.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血糖得到有效控制;c.显效: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缓解,血糖各指标控制情况良好;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3)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FBG、2 h 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水平比较(±s,mmol/L)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T2DM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偏低(或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不够)导致,促使患者血糖数值出现病理性升高,导致患者血糖指标无法得到有效调节,从而形成糖尿病。糖尿病对患者造成的影响较大,除血糖指标异常以外,还会使患者身体功能及免疫能力出现明显下降,促使患者病毒感染、慢性病的发病概率升高。临床上常见糖尿病患者抗病能力较低,多发感染性及传染性疾病,对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产生干扰,加重患者精神负担。与此同时,糖尿病还可累及全身各器官并诱发微血管病变与大血管病变,对患者机体健康水平及循环代谢功能造成较大影响,因此极易在患病后出现并发症和合并症,加重患者经济负担[3],从而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当前医疗领域对T2DM未能做到有效根治,但T2DM在临床治疗中,通过调节患者饮食结构、控制血糖摄入量、遵循医嘱进行用药等有效治疗,是可以稳定T2DM的病情发展,避免或降低T2DM并发症发病概率,从而提升患者生存期限。在临床上,其治疗原则为使用药物或基础治疗对T2DM患者疾病情况及血糖数值进行控制,可见良好治疗效果,医嘱建议T2DM患者对所用药物进行长期服用。

T2DM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对患者血糖指标进行控制,以此降低患者体内糖分含量,控制患者血糖指标,二甲双胍可以有效缓释T2DM患者的口干、口苦、多饮、多食、多尿、乏力等疾病症状表现,控制T2DM疾病进程及并发症发病概率,显著减少T2DM对患者机体健康的影响概率,维护其机体健康状态。因此,临床上在T2DM治疗中对二甲双胍应用效率较高。胰岛素则是以注射人工合成胰岛素,通过注射给药方式将胰岛素注入患者体内,以此综合、分解患者体内糖分,使患者体内糖类成分代谢效率增高,缓释患者血糖异常升高情况;同时调节患者机体中胰岛素含量,降低糖尿病对患者日常饮食的干扰,促进摄入食物有益成分吸收,满足机体养分所需,从而使患者机体健康水平得到有效保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比较受患者欢迎。因此,二甲双胍和胰岛素在临床上对T2DM患者治疗中应用效率较高,且具有较为高效的临床用药效果。患者通过对控糖类药物进行有效使用,能够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保持血糖稳定避免异常升高,加重患者疾病症状反应。但在临床治疗用药中,二甲双胍和胰岛素均存在一定的用药弊端,一般以患者用药后,出现低血糖症状为主要不良反应。对T2DM患者而言,低血糖情况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及危害性,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如及时给予患者糖分,对机体中糖分进行补充,平复患者血糖异常情况,多数患者在糖分补充后,低血糖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但同样存在一定的死亡概率,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对T2DM患者用药安全性还有待查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在线全文阅读。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yao/122495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