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拉米夫定;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治疗疗效
乙型肝炎患者中,长期持续复制乙型肝炎病毒活跃,加重肝硬化程度,乙型肝炎长期治疗中,首要目标清除抑制乙肝病毒,防治肝硬化向肝癌的程度发展。目前抗病毒治疗被大部分患者所接受,但是治疗疗效有所局限,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住治疗时机[1]。本文作者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使用拉米定夫治疗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 月~2016 年7 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74 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7 例,对照组37 例,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生化检测和影像学联合确诊,观察组患者中男23 例,女14 例,年龄27~72 岁,(47.5±6.9) 岁, 对照组患者中男24 例,女13 例,年龄29~70 岁,(45.3±7.4)岁,两组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胸腺肽、人血白蛋白等常规护肝药物和免疫调节、利尿抗感染治疗,治疗期间患者肝功能是否存在异常变化,应当严密监测患者生化指标以及临床症状[2]。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拉米夫定片 ( 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生产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581 规格 0.1g*14 片/ 盒 )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口服治疗,1 片/1 次,1次/d, 在饭前或者饭后服用该药物,根据患者耐受情况以及患者病情变化酌情增加或者减剂量,两组治疗时间统一为1 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TB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AST、ALT、TB、ALB 及PT 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AST、ALT、TB、ALB 及PT 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所示。
3 讨论
肝硬化现如今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肝病,出现肝硬化出现原因有多种,主要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长期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我国小部分是酒精性肝炎和血吸虫肝炎,大多数由于肝炎后引起的肝硬化。病毒性肝硬化伤害人体程度最高,伴有肝细胞坏死以及结缔组织的生成,由于人体肝脏代谢程度较高,患者早期并无症状出现,但是任病情发展到肝硬化后期,会造成患者出现严重肝门静脉高压以及严重肝功能损害的症状。患者后期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使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伤害 [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