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医疗卫生改革的问题与出路:毛泽东“六二六指示”的崭新探索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李玲

作者简介:李玲,(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①今天人们对“六二六指示”的印象,主要集中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一句话。其实,在这段谈话中,毛谈到了医学教育、医疗政策、医患关系等几个问题,但正式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仅仅收录了这一句话。1970年6月26日,周恩来曾经请示过毛泽东,是否把整理出来的这个谈话全文发表,而毛泽东的批示是“暂不发表,将来再说”。(参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10页。)按照毛泽东的性格,这大概是因为他对当时的农村卫生工作仍然不满意吧。

【摘要】

毛泽东的“六二六指示”回答了关于医疗卫生改革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为了什么人的问题,医疗卫生发展的技术路线问题以及有限的医疗资源应该如何分配的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不仅成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健康,其理念也符合当前国际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趋势,是中国对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杰出贡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毛泽东;六二六指示;医疗卫生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5)05-0036-03

今年是毛泽东“六二六指示”发表50周年。“六二六指示” 历久弥新,其所代表的由中国本土创造出的医疗卫生模式,不仅成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健康,而且符合当前国际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趋势,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六二六指示”是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同中南海医务人员的一段谈话。

毛泽东谈到了医学教育、医疗政策、医患关系等几个问题,并用通俗的语言概括了新中国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独特路线:树立“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思想,把卫生工作视为重要的政治工作,同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对健康进行综合治理;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减少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运用符合国情的适宜技术,控制医疗成本。这条路线符合医疗卫生规律,不论在历史上还是世界上都具有独创性,对当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仍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六二六指示”回答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了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基于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树立“面向工农兵”的思想,发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大批城市医务人员奔赴农村、边疆,走与工农结合的道路。卫生工作中人力、物力、财力的重点逐步放到农村。到20世纪60年代末,县、公社、生产大队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在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建立起来,基本上形成了农村医疗卫生网。数以百万计的“赤脚医生”成长壮大,几乎全国每个村庄,都有两、三名边治病、边参加农业劳动的赤脚医生,到1977年底,全国“赤脚医生”的数量达到150多万名,生产队的卫生员、接生员达到390多万人。“赤脚医生”(人员)与合作医疗(制度)、农村“保健站”(机构)一起,成为解决我国农村缺医少药的“三件法宝”,几千年来困扰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得以奇迹般地解决。我国的国民健康状况大幅度跃升,70年代末预期寿命等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第二个问题,是用什么办法维护健康,也就是医疗卫生发展的技术路线问题。毛泽东是这样论述这个问题的:“现在医院那套检查治疗方法,根本不适合农村。培养医生的方法也只是为了城市,可是中国有五亿多人是农民。那种做法脱离群众……工作中,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所谓尖端、高、难、深的疾病研究上,对于一些多发病、常见病、普遍存在的病,如何预防,如何改进治疗,不管,没人注意,或放的力量很小。尖端的问题不是不要,只是应该放少量的人力物力,大量的人力物力应该放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逄先知、冯蕙主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505页。

健康是一个社会问题,健康的决定因素中,医疗服务只是一部分,而医疗专业人员和其他很多专业人才一样,通常偏好更高的技术,更加强调利用专业性的技术来促进健康。从这种思路出发,必然的结论是要维护健康必须不断地扩大医疗服务供给;增加医疗卫生支出,要提供全面健康保障,就必然带来医疗成本不断上升。然而,新中国头30年的经验给了另一种思路,那就是通过全民预防、群防群控、大规模的健康教育、爱国卫生运动,把群众运动和医疗卫生服务结合起来。这种思路的核心在于用社会组织的手段,来替代专业性的高成本、高技术投入,实践证明这是有效的。

如果考虑到中国传统的医疗理念,医疗本来就不仅仅是技术行为,而是社会行为,中医的望闻问切,不仅要问病情,还要问患者的心情、社会关系、家庭生活。这些都说明,医疗服务不能够仅仅靠硬件投入、靠扩大服务供给的专业化路线,而是要把专业服务和社会组织结合起来。赤脚医生不仅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更是农村社会的组织者,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健康教育、自我保健、卫生运动、心理疏导,许多农村的赤脚医生,威信比村干部还高。这种机制,弥补了专业力量的不足,也创造了改善健康的新模式。

第三个问题,是有限的医疗资源应该如何分配。如果承认人和人之间的健康和生命是平等的话,那么医疗资源的分配,应该遵循如下的原则:首先,患有相同疾病的人,无论收入、阶层、地域,应该享有相同的基本治疗;其次,在基本需求和享受性需求之间,应该优先满足基本需求。前者目前已经普遍为社会接受了,但是后者被接受的程度还不高,需要着重解释一下。例如,目前有两个人,一穷一富,都生病了,穷人的病是致命的,富人的病不致命但会降低生活质量;只有一个医生;如果医生去给穷人治病,穷人能救活,但是富人就被耽误了,生活质量要降低;如果医生去给富人治病,富人能治好,但是穷人就会死掉。如果是面对面的比较,我想大家基本都会同意,这个医生应该给穷人服务,毕竟这是基本需求。但是,在现实中,很少有机会面对面地做出这种选择,实际上,许多听起来很好的制度安排正在进行此类选择。比如,如果医疗服务的市场完全由购买力决定资源分配,那么必然会存在这样一个情况,那就是本来可以给穷人救命的医生去给富人看了富贵病,比如多点执业。所以,从“人人生而平等”出发,一个最优的医疗制度应该满足这样的条件,那就是只要社会上的基本需求没有满足,就应该减少提供享受型的高端服务。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提供基本服务比提供高端服务的社会效益要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医疗卫生改革的问题与出路:毛泽东“六二六指示”的崭新探索在线全文阅读。

医疗卫生改革的问题与出路:毛泽东“六二六指示”的崭新探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ngyu/122816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