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怀钦余幸辉田媛媛
摘要: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现状令人担忧,目前中职学校的语文课教学问题很多。本文对就业导向的中职语文课改革进行探索,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课应主要从课程建设、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以提高中职语文课教学的实效,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就业和终身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就业导向中职语文课
一、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现状
关于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笔者从笔者学校的在校生中随机抽取两个班共96名学生,专门对语文能力状况进行摸底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95%的学生写不出一张完整的请假条
笔者就两个班共96名学生进行摸底测试,要求学生把自己最近一次向老师请假的请假条重新写出来。有许多学生是这样写的“我因有事需要请假,请批准”。可以看出,多数学生不知道请假条这样一种文体的基本格式,常常是漏写或表述不清。以下是我们的统计结果:60%的学生没有写标题;59%的学生没有写请假对象;90%的学生对请假事由陈述不清楚(或许是有意掩盖,不想让老师知道);有60%的学生虽然写出了请假天数,但其中,未写明请假的起止时间的多达80%;不知道写祝颂语的则高达93%;30%的学生没有落款(28%的学生没有签名,25%的学生没有留下请假时间)。
2.70%的学生不会做简单的自我介绍
70%的学生不会做简单的自我介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言匮乏。许多学生不会自我表达,做自我介绍时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更不清楚面对具体情境应该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长曾向笔者描述我们的一位学生,面试时她让学生做自我介绍,结果学生站起来说:“我叫张三,俺家是洛阳的”,然后就站着不动了,介绍完了。二是羞涩、胆怯。许多学生站起来后抓耳挠腮地不敢张口说话,或者战战兢兢地说不出完整的一句话。曾经有一位学习成绩很不错的学生在面试官面前两腿打颤说不出话,结果被拒。还有一次,上海一家企业通过远程视频面试我们的学生,学生在面试前还有说有笑的,但往摄像头前一站,突然就张口结舌了。
3.50%的学生不会讲普通话
今年的在校生主要来自农村和偏远山区,中小学阶段的教师多为以前的民师,老师不讲普通话,家里不讲普通话,同学之间也不讲普通话。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多数学生说的是谁也听不懂的方言。
4.近乎100%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写错别字
笔者曾经让学生在黑板上听写一段话,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能完全把字写正确,有的10个字竟然出现4个错别字,还有不会写的,有的说会写但想不起来。一般情况下,一个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大约应该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但进入职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弱,能掌握2000个字就已经很不错了,再加上互联网时代读得多、写得少,日常手写汉字的机会更少。
5.70%的学生写出的汉字歪歪扭扭很难识别
70%的学生写出的汉字歪歪扭扭很难识别,这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所致。一是写字姿势。这是个习惯问题,许多学生从小没有养成好的书写习惯,坐姿、握笔姿势可谓是形态万千,有些学生边说话边写字,眼睛看着别的地方写字,以致写出的字七扭八歪。二是笔顺规则。许多学生根本不懂笔顺规则,写出的字自然也难上台面。三是间架结构。不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不在书写过程中去体会、琢磨汉字的间架结构,写出的汉字让人看着不自然、不舒服。
二、中职学校的语文课教学现状
1.教学大纲脱离学生实际
2009年,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这个大纲在课程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但是当前中职学生实际语文水平真的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大纲的要求了吗?因此其目标定位脱离了现在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那么,在这个前提下编写的语文教材也肯定不符合学生实际。
2.教学要求脱离学校实际
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前两个模块的教学时数为192~216学时。但在学校的实际教学安排上,既要考虑加强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又要兼顾其他基础课程,还要考虑在企业用人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将部分专业课前置以保证学生在到岗前学到一定的岗位技能。这就导致规定的教学时数根本无法保证,一般情况下达不到规定的三分之二,那么大纲规定的基础教学内容也肯定是无法完成的,更别提拓展模块的教学了。
3.教学内容偏离社会需要
统编教材确实费了一番工夫,但往往是编者考虑的因素过多,诸如系统性、广泛性、难易度等,对“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到底是必需的,还是可有可无的,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此外,编者还要考虑显示自己的水平,往往搞得篇幅过大、内容过难、要求偏高,而忽视了一些企业真正需要的东西和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该掌握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社会需要。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如果我们的学生到社会上后,一张完整的请假条不会写,一张履历表填得丢三落四,张口说话语无伦次,一口方言谁都听不懂,写个总结一大堆错别字,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失败。
4.教学模式和方法陈旧
目前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到底的教学方法。有些老师倒是用上了一些电子设备,上课时给学生播放课文录音和名师优质课。这样老师倒是轻松了,遗憾的是学生一节课下来,还是什么都不会。有些教师只考虑教学任务、教学进度,却不重视教学效果,不讲教学的实用性、有效性,更不重视对中职学生进行实用语文能力拓展。
三、中职语文课改革策略
1.课程建设方面
在中职语文课的教学改革中,尤其是在课程建设上,必须坚持“必须、够用、兼顾发展”的宗旨,使语文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就业服务。
(1)必须。“必须”是学生生活、工作中应该和必须掌握的东西。比如我们曾经一再强调的普通话教学,普通话讲得可以不标准,但起码要让大多数人听得懂。再比如简单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比较清晰地作自我介绍,能够用简练的语言与人沟通交流;基本的写作能力,写张请假条、个人简介、总结等不犯怵,不用请人帮忙。
(2)够用。“够用”是考虑到知识浩如烟海,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况且语文教学的课时数有限,语文教育必须有的放矢,要以学生的岗位工作和生活所需为出发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就业导向的中职语文课改革探索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