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方法的自我意识表征(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自我意识在哲学研究中的构建,体现在自我意识的自觉性维度。这种自觉性维度包括自觉的问题意识和自觉的理论意识。人类通过主体性的彰显与复杂而多彩的客观世界建立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对于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思考时刻灌注着人类的自我意识,而哲学研究的问题需要自觉的问题意识作为启蒙和开端。对于客观世界的惊异,对于“属物世界”和“属人世界”关系的思考,对于人类自我意识、认识能力的确证等等,提问与怀疑,探究与思索,问题意识激发了人类思维的创造能力。如何把在现实世界中关切到的问题上升为理论层面的表达,这就是哲学研究的追求。哲学是时代意识的理论表达,将一个时代最关切的问题、人类的生存境遇概括、抽象为理论化的形式,“一针见血”地进行深刻表达。
自我意识在哲学研究中的构建,体现在自我意识的批判性维度。对于时代问题,哲学的自我意识有一种反思的自觉性,反身而观,思考问题自身,思考主体自身。在反思的过程中,自我意识的批判要求在看到问题肯定性的一面时同时看到否定性的一面,并能够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统一起来。哲学创造的批判性是哲学问题关切的现实要求。对于时代问题的思考必然伴随着旧时代的瓦解和新时代的来临,而这种推翻陈旧,迎接新生的力量来自于人类思维批判性,思维在此批判的过程中形成了巨大的张力。哲学的批判,总是始于哲学的自我批判,哲学的发展史就是哲学的自我批判史。黑格尔曾形象地将此比喻为“厮杀的战场”,而哲学家的哲学思想都是建立在对前人哲学思想的哲学批判基础上,绽放出思想的力量之花。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的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影响现实性的巨大力量,正是思想照进现实的光芒。哲学中人的主体性的体现,哲学研究中所贯穿的自我意识的彰显,是人存在过程、存在意义的丰富和充实。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创建有“我”哲学[J].社会科学战线,1995(4).
[2]龚剑飞.自我意识概念: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J].江西社会科学,2010(12).
[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哲学研究方法的自我意识表征(2)在线全文阅读。
哲学研究方法的自我意识表征(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