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云南籍毕业生出省就业文化背景分析(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云南有着异于内地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境内有风景宜人的平坝,又多险峻秀逸的高山,有热带丰饶的景象,又不乏雪域绮丽的风光,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适宜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宜人的气候和丰饶的资源使得云南人自足安逸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而甚少想着要远走他乡,有知名文化人在博客中写道:“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偏安一隅,所以云南人想的只是自家的事情,很少想到国家大事。不像北京人,动辄俯瞰天下,指点江山;也不像广东浙江人,东出海洋,北上江北,西上西部,到处都可以去做生意;甚至也不像贵州人,东临湖南,北接重庆,西邻云南,南出广西,很有国中之国的感觉,所以也动辄以全国视野看自己。正因为如此,云南人野心很小,再加上资源丰富,幅员辽阔,既不需要朝廷扶贫,又不想干预朝政,遂有‘家乡宝’的性格也。”[4]所以从地理环境的因素上也就不难解释云南生源毕业生大都不愿出省就业的原因。

(二)文化心理因素

由于地理条件的制约,虽然云南早已处于中国的版图之内,然而中华文化对它的影响却是滞后的。生活在云南的各少数民族在解放以前都还按照各自民族古老的方式生活着,汉族亦或主流的意识形态尚且谈不上对他们的影响。所以从文化心理因素上分析云南人难于“走出去”是必要的。

文学是反映当下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的一面镜子,我们从云南文学的例子中来分析这一因素。以李乔为代表的云南民族作家们向来都珍重本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经验记忆,他们的作品中充满着云南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深深烙印着云南人的文化心理符号。云南师范大学教授胡彦在《自我表达·现代叙事·审美视角——对三部云南本土文学作品的探讨》中说:“云南文学的本土性是由云南在中国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人文品质决定的。云南在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可用边地性来概括而云南的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性又是由其多元的民族性所决定的。在这样一种具有边缘性质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中生长起来的云南文学要获得其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影响力首先必须对自己脚下的土地与文化有一种同情的理解与认识。因此云南文学的本土性必然具有边地性与民族性的内涵”[5]。

进而我们认为,云南文化中与生俱来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也可以称为家乡认同感,在地域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云南人赖以存活的文化生态系统,“所谓文化生态系统,是指某一族群在其居住地长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亦即由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系统所组成的复合体……与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密切相关”[6]。

云南人表现出的对地域的热爱,对故乡眷恋的纯情和激情和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和归属,构成了云南人“家乡宝”的文化心理基础,当然,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云南人固守的某些观念也随之淡化,但“家乡宝”的观念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或许是在一些人眼里云南人缺乏闯劲、没有野心的根源所在。所以我们看到很大一部分的云南籍毕业生不愿出省就业,即使在外闯荡的云南人也想着找机会回云南工作。

(三)经济因素

云南大部分地州地处边远,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发展缓慢现有企业又普遍规模小,不景气,对毕业生就业吸引力不足,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使云南人认为进入企业就业不算是真正的就业。所以在云南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宁抬国家铁饭碗,也不进本土企业打临工的思想,这种“铁饭碗”思想也成为了云南籍毕业生不愿外出就业的现实影响因素。

三、促进云南籍毕业生“走出去”就业的方法探索

云南籍毕业生出省就业目前正处于探索期和攻坚期,“走出去”的成果还有待于时间和实践的检验。随着云南本土企业越来越释放出蓬勃的活力,它吸引毕业生就业的“魅力”也在与日俱增。从拓宽就业渠道、盘活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促进就业工作良性发展的角度而言,积极探索出省就业的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促进云南生源毕业生出省就业。

(一)就业观念的引导

高校应加强学生的就业观念教育和就业心理引导,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勇于挑战、放眼未来。特别针对云南籍毕业生“走出去”开设就业指导专题,有的放矢,从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有为青年“志在四方”的思想。形式上可以丰富多样,例如开展主题宣讲教育活动、就业指导专题、榜样示范引领等。

(二)省外就业市场的拓展和建立

高校应积极促进毕业生与省外用人单位的对接,搭建平台、促进双选。一是对外开拓市场、走访用人单位,二是为毕业生提供信息和指导,特别应加强以网络信息技术壮大毕业生就业市场,例如开展“网络招聘会”等,这样就为学生出省就业提供了便利,避免了许多毕业生盲目地在全国各地赶场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也为壮大高校就业市场提供了可能性[7]。积极开拓思路,包括引进省外企业、外企等进入云南开设基地,使云南籍毕业生在省内实现“出省就业”也不失为一条有效的出省就业的途径,这些企业在给云南籍毕业生提供不一样的平台和视野的同时,也将对云南经济发展起到良性的刺激作用。

(三)政策鼓励

云南省为鼓励云南籍毕业生出省就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2013年起,建立鼓励云南省应届高校毕业生“走出去”的就业创业机制。一方面“依托‘部省合作’、‘央企入滇’、‘滇沪合作’和‘教育部对口支援滇西’等项目,充分发挥驻外机构作用,主动加强与中央机关、国家部委、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省(区、市)的联系,向外输送更多的云南籍高校毕业生”[8]。另外,还按照有关规定对“走出去”就业的省内高校云南籍毕业生给予适当补助和奖励。如对云南籍毕业生出省就业创业比例达10%以上的高校,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对超出部分按照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9]。

在稳定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还应积极创新思维,为“走出去”搭建更有力的政策平台。一是针对云南人“家乡宝”的观念,组织实施云南青年志在四方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具体可以举办演讲比赛、辩论赛、主题征文等,展开思想理论界的大讨论,使广大云南青年树立“走四方”之志;二是分层次组织开展青年夏令营、志愿者扶贫活动,加大力度组织优秀青年外派挂职,让云南青年放眼四方、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三是制定鼓励青年学子走出去创业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驻外团体组织的作用,为创业者提供优惠和服务;四是畅通内引外联渠道,为云南籍毕业生出省就业打开出口,通过省外单位专场招聘、推荐优秀人才出省就业等措施引导青年人才走出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云南籍毕业生出省就业文化背景分析(2)在线全文阅读。

云南籍毕业生出省就业文化背景分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ngyu/122811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