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通过提高就业指导课程实效,增强职业规划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要把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增强职业规划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指导学生成功就业的主渠道。要让课程教学贯穿整个大学期间,通过全程化的教学、新颖的教学模式、丰富的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实效,增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结合专业,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诸多职业中的状况,了解专业所处的行业环境,了解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程度,促使学生结合自身特点,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确立自己在未来经济社会中的职业位置。
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要将学生从“要我学”引导到“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传授加灌输”模式转变到“形式多样的互动式教学”的模式中来,突出实践性、趣味性、活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要加强和重视企业的全程参与,把课程建设为校企合作课程,让企业参与到课程的内容设计、教学模式开发、教学大纲的制定等各个方面。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和与企业的接轨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
[2]洪波.交通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现况与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1(7).
[3]罗峥,方平,付俊杰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J].心理学探新,2010(1).
[4]徐军.提高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的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作者单位:徐军,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杜震宇,浙江省职业介绍服务指导中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差异的对策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