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差异的对策研究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文/徐 军 杜震宇

摘 要:高校毕业生所具备的就业能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是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调查访谈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之间的差异,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缩小其与企业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促进毕业生的体面就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能力 用人要求

课 题:本文为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项目成果,项目编号L2014A028;2014年杭州市大学生就业创业课题项目。

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正逐渐加深,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不断增加。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高校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其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影响高质量就业的深层原因。高校毕业生所具备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是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一、调查情况介绍

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由三部分人员组成。第一部分为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大学、绍兴文理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广厦职业技术学院6所高校的毕业生。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初测调查和正式调查两次进行。第二部分人员为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浙江省人才市场、杭州市人才市场、杭州市就业服务局等主管部门的专家以及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主要采用一对一现场或电话专家访谈调查的方式进行。第三部分调查对象为参加学校招聘会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

2.调查样本分布

初始问卷调查共向6所高校的毕业生发放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6份,有效样本率88%。初步确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构成后,进行的正式问卷调查同样是6所高校的毕业生,共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9份,有效样本率96.33%。专家访谈调查为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3人,浙江省人才市场2人,杭州市人才市场2人,杭州市就业服务局2人,绍兴市人才市场1人、金华市人才市场1人以及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16人。另外,向用人单位的招聘主管发放问卷178份,回收有效问卷135份,有效样本率75.84%。

3. 数据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各指标项采用4级评分法对各指标要素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测量。通过spss19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借助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维度,通过因素负荷、共同度和相关矩阵的分析来筛选就业能力的指标项,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出公共因子,并求得因素负荷矩阵,建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结构模型。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结构模型的构建

1.初建就业能力模型指标

通过数据分析整理,在清晰界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初步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的结构模型。初建模型由基础知识和技能、工作态度、职业发展、心理调试4类要素24个指标构成。

2.初建就业能力模型指标的调整

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过程中,为了使得模型的结构效度更加科学和明晰,主要通过因素负荷、共同度和相关矩阵的分析来筛选指标构成项。根据一般标准,删除因子负荷小于 0.4、共同度小于 0.40 的指标项。共删除3个指标。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的结构模型由4类要素21项指标组成。其中基础知识和技能要素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3项指标;工作态度要素包含职业道德、执行力、礼仪修养3项指标;职业发展要素包含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变通能力、职业规划能力、时间管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倾听和理解能力、危机应对能力10项指标;心理调适要素包括情绪管理能力、抗压能力、自我反省能力、积极上进、乐观外向5项指标。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的差异的分析

关于高校毕业生所具备的就业能力与企业的用人要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的调查中,用人单位的招聘主管普遍认为工作积极性方面、薪酬待遇要求方面、就业方向方面、实际工作能力方面比较突出,另外,专业知识不足、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和判断过高、心理素质调适能力差、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欠缺、团结协作意识薄弱等方面的问题也是招聘主管提到频率非常高的几个方面(如下面图所示)。

另外,根据构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项,对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及毕业生自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高校毕业生已经具有就业能力状况的满意度。对调查结果采用“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五级评分法。“非常满意”为2分、“满意”为1分、“比较满意”为0分、“不太满意”为-1分、“非常不满意”为-2分。统计结果见下表。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企业的招聘主管普遍对高校毕业生的执行力、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满意度比较高的,分别有1.11分、1.09分、1.04分、1.14分。但是对于毕业生的实践工作能力、抗压能力、乐观外向、职业规划能力的满意度比较低,分别只有0.48分、0.43分、0.42分,还没有到0.5分。说明企业认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工作实践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几个方面。因此,高校的就业能力培养中,要特别加强这几个方面能力的锻炼。

四、缩小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的差距的对策

1.紧贴企业需求,来搭建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体系

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大学生毕业后最终都要走向工作岗位。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高校要紧密围绕企业的需求,按照零距离就业的高要求高标准来构建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体系,在保证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和训练的基础上,应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变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危机应对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也要重视吃苦耐劳、职业道德等的职业素质的培养。

2.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强化实践工作能力

深化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广度和力度,强化毕业生的实践工作能力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的差异的最有效的途径。一方面,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把行业标准、企业技术标准、新技术、新工艺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提高学校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学校的课程设计中,要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要更加大胆地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拓宽思路,探索“学校建车间,企业设课堂”,“校中厂,厂中校”的实践模式,广泛开展合作教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差异的对策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差异的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ngyu/122808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