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大学生在毕业时都希望能够获得较为稳定而且待遇不错的工作,但实际上却很难。高职院校毕业生由于第一次参加工作,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各式各样的麻烦,可能还遇到不公正待遇,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调整好心态,逐渐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自身来提高就业质量。
(2)打好专业功底,完善知识储备。高职院校大学生要精通本专业的大部分知识,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运用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做自己所学专业的“专才”,为提升就业质量奠定理论基础。
(3)提高就业技能,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包括素质性、技能性、职业规划和应聘求职等四方面就业能力,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大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机会主动提高自己的就业技能,比如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和顶岗实习等等,多渠道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水平,以真正增强自身的核心就业竞争力。
4.用人单位要发挥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协同效力
用人单位要开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绿色通道”,及时加强与高校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对接,通过校园招聘会和网络人才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增强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和接收力度,从而大大提高就业质量。同时,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给这些毕业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使得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够真正地融入企业中,做到愉快的工作,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5.家庭要发挥在提升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余热效应和兜底作用
父母要帮助儿女端正就业态度,让他们能够合理看待就业、择业和创业三者的关系,同时做子女的就业“导师”。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在法律的范畴内发挥家庭的“光和热”以提升子女就业质量。如私营企业主可以给自己子女提供到自己企业实习锻炼、工作的平台,既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也有利于促进自己企业的发展壮大,在不侵犯他人或群体利益的前提下,提高就业质量。
三、小结
总而言之,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应把重点放在对就业质量的提高的研究上,而不能像以前那样简单地停留在就业信息的传达和就业率的统计。只有让毕业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才能使就业质量得到本质上的提高,从而也会使就业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瑶祥.基于三方满意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5).
[2]曾向昌.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体系讨论[J].广州工业大学学报,2009(6).
[3]王英杰.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马庆发.提升就业质量: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视角[J].教育与职业,2004(12).
[5]陈德明,祁金利.大课程观视野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构[J].前沿,2010(5).
[6]易玉梅.主体性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报,2010(1).
[7]吴宏伟,张国栋.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6).
[8]陶瑛.大学毕业生择业观探析与引导[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9).
(作者单位: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以提升就业质量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