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探析(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首先是客观性原则。这是作为方法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原则,其建立在对世界本质的科学认识基础上。世界的本质来是物质,世界上千差万别、五光十色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主观意识、思想等精神现象,则是物质的产物和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主观符合客观,主观统一于客观,就成为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从这一原则出发,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方法,都必须从客体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和想象出发。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社会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便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任何社会领域的规律都是客体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人强加给社会的;人能认识和利用社会规律制定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们福利的法律,但不能为社会发展制定规律。任何原理的提出,都应来自于客观事物及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不能来自于研究者的主观幻想。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都应遵守客观性的原则。这不仅适用于物质领域各种事物的研究,也同样适用于精神领域各种现象的研究。这就要求人们从客观实际出发,这里所谓的实际,不能简单理解为“物质的东西”,而是与认识主体相对应的被认识的客体。其中既包括客观物质世界的各种现象、矛盾和问题,也包括作为研究客体的主观精神领域的各种现象、矛盾和问题。主观精神领域的各种现象虽然是物质的反映,属于主观意识范畴,但它们的发展变化也是有其规律性的。因此,只有将它们作为被认识的客体,从它们的实际出发,才能揭示它们的本质和规律,取得对它们的科学认识。


  其次是普遍联系原则。物质世界是由普遍联系着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组成的纵横交错的“蜘蛛网”。每一个事物都同其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每个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也都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没有什么事物是绝对孤立的。事物只有在同其它事物的联系中才能存在和发展。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交织起来的画面”。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它始终把事物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


  在研究任何一种事物和现象时,都要把其作为无穷无尽的相互联系的事物和现象中的无数环节之一来考察,反对把它独立于周围世界之外对其进行孤立的即片面的分析。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虽然对事物的发展起著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对它们不能忽视,但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基本发展趋向的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我们尤其需要着力把握住对多种多样的事物联系,既不应忽略什么,又不应等量齐观。把握住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而这正是科学研究的直接目的。普遍联系的原则是一切科学方法所共有的原则,只不过在不同的对象领域,其表现的具体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当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越来越受到科学工作者的重视,主要是因为它们在说明事物和现象的普遍联系方面提供了新的思想、新的范畴、新的原则和新的方法,从而使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具体化了,为科学方法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另外是运动发展的原则。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过程,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没有什么事物是一成不变、永世长存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运动发展的原则是与普遍联系原则不可分割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在研究任何一种事物和现象时,都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和历史主义的方法去观察和分析问题,要在事物的动态中而不是完全静止的状态中进行考察。在了解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判别它的发展趋势,预测它的将来。


  科学史表明,运动发展的辩证方法是真正科学的方法。从天文学到社会学,到处都证实了这一点。运动发展的原则,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对其它各种科学方法都具有指导作用。客观性原则、普遍联系的原则、运动发展的原则,三者是互相联系紧密结合的。客观性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体现了正确的认识路线,普遍联系的原则和运动发展的原则是唯物辩证法作为科学方法的根本要求,是贯彻客观性原则不可缺少的基本原则。三者的联系结合,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科学方法论的主要要求。


  二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探析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解释了历史,揭示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各门社会科学具有方法论意义。部分和整体是密切联系着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对于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自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说,没有哪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是不同历史唯物主义的普遍概括没有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和范畴,对于各门具体社会科学来说,都是科学认识的工具。那么,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主要是什么呢?


  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则。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它作为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们必须首先吃、喝、穿、住,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为了获得这些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生产。人们进行生产,就要有生产力和同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这些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态,生产就顺利发展,但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活泼易变的因素。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便同原有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就需要通过社会革命或改革的方式,变革原有的生产关系,使之适合于发展了的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从这一原则出发,我们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中去解释和说明社会革命和重大社会变革。社会革命和重大的社会变革,是许多具体社会科学经常研究的课题。科学地说明社会革命和重大变革发生的原因,则是这些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些受历史唯心主义束缚的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对社会革命和重大社会变革的原因,往往只停留在考察人们的动机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上面。而人们的动机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又是怎样产生的,是受什么决定的,则没有得到说明。历史唯物主义则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长期困扰社会历史学家的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现有的生产关系发生了矛盾,于是出现了变革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而实行经济领域的变革,首先就遇到维护现有生产关系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的抵制和阻挠,于是又要求实行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所以发生社会革命和重大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人们围绕社会经济政治变革所进行的斗争,不过是这种矛盾冲突的具体表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充分而又恰当地估计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是分析社会发展问题必须注意到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探析(2)在线全文阅读。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探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ngyu/122803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