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据显示,有78%的大学生能够主动让座、主动帮助他人。超过52%的大学生积极参加三支一扶,但是这是以有利于自我发展为前提。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冲突时,有69%的大学生会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会盲从他人。虽然绝大多数学生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但是当遇到与个人利益冲突时候,往往倾向于自我,在个人协调与社会关系的表征上,显现出不愿意承担社会义务,以至于不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不能正確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并享用个人权利,同时承担社会义务更是一头雾水。甚至我们经常听到“某某大学生一个月竟能花掉父母两万多元的血汗钱”“某某大学生因为恋爱遭到拒绝而自寻短见”等等。由此可见,大学生责任感也令人担忧。从苏轼的社会关爱中。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好好体悟思考,如何做一名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当代社会青年。
纵览苏轼一生,他在良好的家风熏陶下成长,在丰富的社会阅历中成熟。苏轼之所以成为最具人格魅力的人,也正是因为他心怀天下,心系苍生,能把坎坷的经历转化为人生的智慧,把曲折的心路酝酿出满腹的才华。志存高远让他不计一时一事之得失,心系苍生让他不计一己一私之毁誉。他暮年被贬、泛舟赤壁时,感慨的是周瑜“雄姿英发”、运筹帷幄,感悟的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种通达壮阔,让他无惧任何逆境,把逆境中的每一刻都活出了独特的价值,把人生的每一处都活成精彩的风景。这种壮志与情怀正是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树立的。
人生观统领人一生的道路,解答着人生的意义。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大学生作为现代文明中产生的一个群体,既是文明薪火的传承者,又是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因素。希望当代大学生能从苏轼的人生智慧与人生境界中吸取智慧,引领自己的人生观,做一名超然旷达、坚毅乐观、热爱生活、积极进取、乐于奉献、有情怀的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 何元庆.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人生观现状的调査研究[D].合肥:安徽师范大学,2006.
[3] 刘秀锋.“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及其引导”[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4] 陈器之.孟子通译[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
[5] 叶炳庆.品诗词·悟人生[M].合肥:黄山书社出版社,2010.
[6] 林语堂.苏轼传[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7] 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宋辽金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8] 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曹丽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苏轼的人生智慧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启迪(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