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生大起大落,但他时刻对生活充满着无限的热爱。他善于从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甚至是很简朴的,乃至有点艰苦的物质生活中间发现幸福感,发现美感,发现诗意,从而诗意地栖居。
花甲之年,苏轼被贬到一块未开化的蛮夷之地——儋州。但苏轼硬是把这个蛮荒之地变成了“诗和远方”。没有好吃的东西,他就开发了牡蛎。没有朋友玩,就自己找乐子,办起学堂,教起了书,培养出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姜唐佐,第一位进士符确。
他的处世哲学是“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我要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大的快乐”“人活着的意义在于享受生活,如果活得太实用太没趣,便失去了生命的意义”。这就是苏轼的生活哲学——审美地生活。
于是他活成了北宋有名的酿酒师。他一生中酿过米酒、桂酒、真一酒、蜜酒、冬酒、酴醿酒等多种酒品。还撰写了《东坡酒经》一文。
于是他活成了北宋有名的茶藝师。他专注烹茶,留下了许多茶道圣经,他与名相司马光的“墨茶之辩”,更是被誉为茶道中的“千古真经”。
于是他活成了北宋有名的旅游家。泛舟赤壁,想起赤壁之战场景,便挥毫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还有那篇宋词中的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他还是北宋著名的美食实验家。一生发明了“东坡肘子”“东坡腿”“东坡豆腐”“东坡肉”等60多道著名菜肴。
苏轼还是北宋最有名的段子手、瑜伽修行者……
他拥有的头衔实在是太多了。他真的把生活活成了“诗和远方”。
杰克·伦敦说:“人应该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
林语堂说苏轼是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轼的全部……
虽然苏轼在海南、惠州的生活过得不好,但是他拥有了幸福感、美感和诗意,并诗意地栖居。苏轼的生活哲学启示我们要以愉悦的心情对待生活,从简朴的生活中发现诗意。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有一种潇洒的心态,有一种热爱人生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你即使过的是比较简朴,乃至不那么宽裕的物质生活,你同样能从中感受诗意,发现美感,体会幸福并诗意栖居。
三、启迪当代大学生如何进行人际交往
纵观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既有殿堂之上的纵横捭阖,也有贬谪天涯的人生无常,但是无论走到哪里,苏轼的交友都极其广泛,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士农工商,黎民百姓,世外高僧,甚至还有曾经想置他于死地的仇人,三教九流,到处都有他的知心朋友。
章惇与苏轼是同年进士,交好多年。但绍圣年间,章惇登上相位后,迫害苏轼无所不用其极。几年后,形势突变,苏轼遇赦北归,章惇却被贬南行。当章惇之子章援代父向苏轼求援时,苏轼不念旧恶,好言抚慰,而且亲书“白术方”,一道让章惇服用,以求延年。还立刻写了封信给章惇的老母亲,安慰老人家说雷州、惠州、岭南不是像传说中的那么恐怖,请老人放心,还捎去了应对瘴疠之毒的药方。章惇得知此事,羞愧无比。
翻看一下苏轼的文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与朋友互答、唱和、离别之作。他不仅与士大夫、读书人、僧侣道士交游,还“与渔樵杂处”“与田父野叟从溪山间”。正如他所说的“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悲田院乞儿,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理解别人的欲望,理解别人的局限。看透人性,宽恕人性。所以朋友遍布天下。
苏轼性情忠厚,胸襟开阔,性格坦荡,他总以善良的眼光去看待别人,即使面对政敌,苏轼也以忠厚之心待之,并与他们推心置腹。当代大学生,生于9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特别自我,缺乏宽容与接纳,人际关系紧张。我们可从苏轼的交友中试着去看透人性,宽恕人性,努力学会善良和理解、包容和宽恕,从而使自己朋友遍布天下。
四、启迪当代大学生如何做一名斗士
苏轼一生为我们留下的诗、词、文卷,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都达到了惊人的的程度。如果没有一种进取精神,他怎么可能在短短的一生中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
苏轼的一生虽然历经坎坷,几番沉浮,但是丝毫没影响他的进取精神,反而为他在文学上的创作奠定了生活基础。苏轼的诗、词、文卷帙浩繁,史称“苏海”,而且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极高的创造成就,成为北宋文学的巅峰。就散文而言,他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就诗歌而言,他“以文为诗……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就词而论,他“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不仅突破了传统词作的题材限制,扩大了语境,而且创造性地以诗为词,促进了词体的变革。他的书法、绘画作品,现已成为世界性的价值连城的艺术瑰宝。他著的三部学术著作《易经》《书传》和《论语说》,学术价值颇高。
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诗词文创作,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苏轼历经磨难而旷达高朗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闪耀着人生的大智慧。可以说,如果没有乐观的情怀、健康的心态、自由的想象和进取的精神,其文学艺术方面的革新与创造是难以想象的。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进步,必须具有进取意识,否则很快会被社会淘汰。从苏轼身上我们应该体悟到拼搏进取、坚韧豁达斗士精神的人格魅力。
五、启迪当代大学生如何进行社会关爱
苏轼的一生虽然是坎坷不平的一生,但是也是深受老百姓爱戴的一生,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处处为老百姓办好事。在密州时,发生蝗灾、旱灾。他身先士卒,带领人民祈雨,并建立超然台。在徐州时,黄河决口“水深达二丈八尺”,他临危不惧,安抚百姓,指挥抗洪,与城共存亡,与民共生死。在杭州,他修复六井,疏浚西湖,并修长堤,随时贩灾施药。在湖州,他爱民如子,因“乌台诗案”被押解进京时,“送者雨泣”“为他消灾道场”。在黄州,他投书拯救女婴,在惠州,他收葬暴骨,助修西桥、医院和饮水工程,救火灾,推广秧马等等。苏轼无私的爱与责任深深地感动了老百姓,以至在他死后,“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暖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惠林佛舍”。苏轼的爱民精神和责任感伴随着他的一生。他曾认为“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苏轼的一生是爱民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苏轼的人生智慧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启迪(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