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王 峰,王 浩,韩 波,韩天鹏

(阜阳师范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摘 要:大学生就业问题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多个领域,是极其复杂的一项系统工程.与其他院校相比,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既具有共性又具有自己的特性问题.本文以近几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问题为抓手,分析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由此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对于促进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充分就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199-04

基金项目: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项目资助(No. 2014zdjy083 )

1 研究背景

从1999年开始,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逐年增加,高等教育也随之从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尤其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据官方统计,截止到2013年7月,在1983所普通本科院校中,有500多所高校设有计算机类本科专业,专业在校生规模近50万人,加上其他众多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全国总共大约有80万左右,专业规模和毕业生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因此,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和矛盾日益突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面对如此残酷的就业压力,高校又该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如何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办学策略?如何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灵活的制定合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等,这些问题都是高校需要面对的困难,需要行业企业专家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探讨的问题,尤其对于地方普通师范院校,相对于其他工科院校来说,由于其自身发展中计算机专业基础的薄弱性,就业问题尤为突出.为此,地方高师院校要善于及时分析业市场需求和调查毕业生就业状况,及时调整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 师范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成因分析

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目前社会需求量很大,但普遍存在同质化、无特色、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等问题.而师范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面临的竞争则更加激烈.

一是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途径单一,根据目前的就业情况,企业大多不愿意招师范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本科生进高校的难度比较大,基本上是面向中小学、部分职业类院校、民办学校和私立学校,选择范围窄;

二是近几年随着各类初等教育学校扩招态势逐渐减缓,教师需求量减少,东部沿海开放城市或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城等地,教师资源呈饱和或超饱和状态,本来初等教育中计算机教师需求量就比较少,现在则几乎处于停招状态;

三是随着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国家鼓励优秀的非师范类毕业生到教育系统就业,允许非师范类毕业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加上各地市招聘教师都实行“逢招必考”,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学生在教育就业领域内公平竞争,这使得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由上可知,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2.1 毕业生自身原因-毕业生就业观尚需改变

我们研究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中,有不少学生就业观念陈旧、功利化趋势明显、期望值非常高.在他们眼中所瞄准的是南方沿海一带的大单位、他们所需要的是高工资,他们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是工作轻松,不能经常加班甚至不加班.毕业生很少从自身的能力、价值、特长等方面考虑问题.对社会的职业状况,人才市场需求缺乏了解,对个人择业目标,甚至对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择业过程中,往往出现盲目性、无序性和从众性.很少有毕业生选择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单位做起.不是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而是凭着设想蓝图,计划一步到位,致使错过一些好的就业机会.

2.2 学校教育的原因

(1)专业培养与用人单位理念和标准不一致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IT行业对计算机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但用人单位大都希望应聘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参与课题或项目研发的经历,精通一到两种主流开发语言.但很多学校采取的还是传统的教育模式,采用的也是陈旧的教材和课程体系,强调“厚基础、宽口径”以及知识体系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以及动手能力的提高.其结果是学生理论知识没有学好,实践开发经验和经历也没有,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有调查发现,业界正在使用的平台、工具和专业技术,课堂上根本没有涉及到,很多学生闻所未闻,更不要说应用了.

(2)缺乏“品牌优势”

近几年,用人单位在劳动力市场日趋饱和的同时也逐步提高了就业门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注重高学历、注重“品牌优势”,因此毕业于名牌、重点院校的大学生,具有比较明显的品牌优势,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而一些普通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相对而言处于弱势.由于普通地方高师院校社会影响较小,学科建设较为薄弱,所培养的学生在短期内难以在就业竞争中获得较大优势,在教育系统的认同度较其他知名师范院校来说相对较低,同等条件的毕业生,其社会评价自然要向知名师范院校倾斜.

(3)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轨

“课程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载体,是决定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因此高校课程体系设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就安徽省内的部分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均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课程结构比例失调.据调查,省内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专业理论课比例过高,约占总学时的80%,而实践课程所占比例很小.其次,专业课程设置口径过窄现象仍旧存在.尽管目前省内许多师范院校为适应形势变化和市场需求,积极构建“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具体专业课程的设置却缺乏针对性.最后,作为地方高师院校来说师范教育特色不够突出.“师范教育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职业教育,其职业性的集中表现在于它的‘师范性’”.然而,安徽省许多高校过于注重学术性,教学实践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较小,教育实习时间较短,形式单一,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ngyu/122799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