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新 华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23)
摘 要:建立合理的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经管类专业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从高校层面、学生层面、企业层面三个方面构建了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可以更好地合理评价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可以为地方高校提高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更多的参考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1.029
*基金项目:武汉轻工大学校级青年教学研究项目(编号:XQ2014003)
作者简介:王新华(1980-)男,武汉轻工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投资。
收稿日期:2015-04-16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是高校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国大部分本科院校都开设了经管类专业,尤其在地方高校开设比例更大,经管类专业学生人数所占比例也较大。社会对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经管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和研究问题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而建立合理的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经管类专业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所以,该课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动态述评
目前,有关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的文献还不少。有些学者构建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或者体系。马万民认为知识、能力、素质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基本指标,并构建了基于知识、能力、素质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王琴、张淑莲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数体系构建问题。王璐、孟凡静等从评价原则、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指数、评价方式五个方面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合理设想。徐安兴提出应建立细节化具体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包括教学巡视检查考核制度、设立专业设置论证制度、建立校际对照评测制度。张云霞从战略视角出发,构建了基于战略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体系、就业率、薪酬比较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人才质量品牌的认知度。
还有些学者以某一经管类专业为例,对人才评价质量评价进行了实证分析。沈鹏熠从人才培养观念和定位、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结果等六个方面构建了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实证分析。洪梅香、贺珍瑞基于层次分析法从培养条件、培养实施过程、培养效果三个方面出发,构建了旅游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陆维研、储诚炜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教学质量、学生个人因素四个方面构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刘春华、程继爽基于平衡积分卡理念,从社会层面、企业层面、高校层面、学生层面四个层面构建了现代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文献综述来看,大部分文献分析了某一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所用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评价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由于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行业高校是存在较大区别的,不同类别的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有较大区别的,不能用同一个评价体系去评价所有高校的经管类专业。而专门分析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文献还很少,这正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想
毫无疑问,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定位在面向重点行业或者地区就业的实用型、应用型人才。所以,对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应该强调应用型、实践性。我们拟建立一个包括高校、学生、企业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在高校方面,培养的经管类人才应该能够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在学生方面,应该专注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顺利就业;在企业方面,培养的经管类人才应该满足企业的经营运转和利润最大化的综合需求。
2.2 评价指标的选择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拟建立一个多维评价体系,包括高校层面、学生层面、企业层面。每个层面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见表1)。
2.2.1 高校层面评价指标的选择
高校层面评价指标主要反映高校为了培养合格的经管类专业人才所作出的努力。高校层面评价指标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管理方式等都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具体来说,高校层面评价指标(X1)包括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度(X11)、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X12)、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结合度(X13)、课程体系合理度(X14)、教学方式合理性(X15)、校内外实习效果(X16)。
2.2.2 学生层面评价指标的选择
学生层面评价指标主要反映高校人才培养结果以及学生对高校培养过程的满意情况。学生层面评价指标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占有较为重要地位。学生对高校课程体系、教学方式、 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满意度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来说,学生层面评价指标(X2)包括学生对教学课程设置的满意度(X21)、学生对师资队伍的满意度(X22)、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X23)、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X24)、学生对综合能力培养的满意度(X25)、毕业生就业率(X26)、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X2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