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脱贫与援助机制构建研究——基于积极心(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3.2.1 融入积极人格要素

心理辅导老师以讲述经历、游戏互动、素质拓展等形式,在过程引导中融入勤奋、踏实、感恩、诚信、责任等积极人格要素,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明白经济贫困只是暂时的,通过学习和具备积极的人格特质,同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圆就人生梦想。

3.2.2 参与公益志愿实践

实践证明,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爱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是培育积极人格特质的重要载体之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当中,感受到积极人格特质所带给他们的成长和感动,从而让他们更强化了他们参与公益志愿活动的意愿,形成了一个积极人格特质培养与参与公益志愿实践的良性互促循环。

3.3 营造积极的外部环境是心理脱贫的抓手

3.3.1 完善资助政策体系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衍生出的心理问题与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不完善有一定关系,在大学生资助体系中,假贫困生、争当贫困生、奖助学金分配不公等问题,会造成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教育公平产生质疑,在心理层面上造成误解甚至消极的看法。因此,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资助的覆盖面,进一步提高资助的力度,对化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3.3.2 营造尊重关爱氛围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大学生当中的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渴望得到国家的关爱、社会的尊重。高校应注重对这类群体,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自强之星评选、公益之星评选等评优活动,提升他们软实力,包括自信心和认同感。开展素质拓展、课程实践等活动,提高他们的硬实力,包括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3.3.3 发挥模范引领作用

各个高校不乏有在学习科研、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学生工作、文化体育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线上和线下平台,如宣传栏、校报、广播台、网站、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这些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事迹让其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明白,无论属于什么身份,学校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只要努力,同样可以优秀,从而在整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中形成一种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3.3.4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当前,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接触和学习到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因此,学校和学院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建立专题的心理知识网站和微信平台、邀请专业老师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印制心理知识报刊和手册、开展心理知识普及教育月专项活动等形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和了解更多的心理知识,增强心理问题自我发现、自我调适和求助辅导的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宁.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独立学院贫困生自助能力提升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

2 施华顺,谢耀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心理资助”对策研究[J].才智,2015(7)

3 桑海云,强冬梅,咸大伟.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 教育与职业,2015(3)

4 邓康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心理学援助机制[J].戏剧之家,2014(10)

(责任编辑 梁 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脱贫与援助机制构建研究——基于积极心(2)在线全文阅读。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脱贫与援助机制构建研究——基于积极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ngyu/122794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