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工作中,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大部分核算应用都属于比较简单的,只有一个问题相对而言容易出错,就是区分资本正负溢价和损益,进而决定账务处理究竟选择“资本公积”还是其他科目。涉及的经济业务种类并不多,一是股东额外投入,二是企业各类投资的收益。首先我们来看股东额外投入,股东额外投入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是非货币资产溢价,二是货币资产溢价投入。无论属于哪一类投入溢价,在股东没有明确表明投资所有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都应当认为所有权仍然归属于股东。在未达成增资条件,没有进行工商登记变更之前,该部分投资溢价应当确认为所有股东共同所有,故而应当记录为“资本公积”。货币性资产溢价投入,股东明确表示不再行使该资金所有权权利时(通常股东会与企业签署捐赠协议书并明确表明该项货币资产为捐赠),则该项投入应当列入企业当期损益,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而对于企业投资性质的收益,一般要分为三种情况对待:企业投资获得的红利性质的回报和已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损益,应当作为当年确认的利润项目,计入“投资收益”或“营业外收入(支出)”;企业投资由未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当期虚数性质的损益,应当暂时认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根据《会计准则》新规,作为“其他综合收益”计量内容;企业投资因被投资方资本金变动带来的直接损益,应当作为企业股东自身的投资溢价,列入“资本公积”账户处理(该类损益通常只发生于权益法下计量的投资项目,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
对于所有者权益的相关计量,会计人员应当保持客观的态度,正确区分净资产的归属。账目上对所有权及衍生项目分类计量明晰谨慎,能够明确股东和企业各自的权利和承担现时亏损的责任,更有利于企业增强股东投资信心,优化企业管理,制定长远发展规划。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换个角度了解所有者权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