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表2可知,2010年以前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所占比例很大,具有绝对优势,债券融资所占比例则相对偏少。2008年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占融资比例的62%,债券融资占融资比例的38%,2009 年股权融资占总比例74%,债券融资占总比例的24%。自2010年开始债券融资比例逐渐增加,2012 年债券融资占据融资比例的56%,首次超过了股权融资的44%。2013 年债券融资比增至59%,股权融资比例则降至41%。
股权融资率的变化也会对资产负债率产生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偏低的一个原因就是公司过于偏好股权融资。在2004年以前资产负债率总体水平是偏低的,但随着大小非的解禁,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这些年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比例有所上升。表3是2005年至2011年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对比表。
据表3,我国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比例基本是维持在50%上下,2005年是52.6%.2006年时53.5%,2007年50.1%,2008 年是53.1%,2009 年是50.2%,2010 年是52.4%,2011年是55.1%,到2016年上升至60.1。流动负债比率在2011 年前也基本保持在40%上下,2016 年上市至70%左右。一般来说,流动负债率过高会导致公司的财务状况恶化,甚至具有产生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利率市场化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来控制稳定流动负债比例,以此来调控因利率频繁变动带来的风险。
近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都是处于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但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上市公司开始逐渐侧重债券融资尤其是2012年中小企业开始发行中小企业债以来。
三、利率市场化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变化的财务影响
企业财务管理是指在整体目标要求之下,企业对投资(资产的购置)、筹资(资本的融通)和营运(经营中现金流量)及分配利润的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上市公司运营绩效不确定性增加,这就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此外,利率市场化的推行也会使企业财务活动更加规范化、透明化。
据统计,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一般远低于一般公司。因此推行利率市场化会使公司资本结构和贷款期限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增加其贷款利率,但对上市公司而言利息并不会有太大变化。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实施后,不同类型的贷款利率差距会增加,企业为满足长期资金及流动资金的需要,在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将会采取更有效的方式来利用不同期限、结构的资金,所以短期流动资金货款的比例将会增加。
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对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对银行类的企业来说,在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银行将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风险主要来源于因坏账比例上升、存贷利差缩小而导致的银行利润减少,在某种程度上也损害了银行的稳健性。对其他一些金融类公司来说,实施利率市场化对其产生的影响虽不如对银行产生的影响那么直接,但也会对其风险管理、自身业务结构及经营利润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该类企业公司的主营业务都会从原来的信托业务逐步转向证券业务,随着信托业务的逐渐萎缩,主要的收入与利润的来源也就逐渐的从信托业务转向证券业务。
利率市场化开始推行之后,利率变动更加不确定性,这些都会增加融资成本的风险,财务成本趋向于不确定性。同时各企业因自身实力、信用评级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影响,较好的企业将成为争夺的重点,其所获得的贷款利率也将更加优惠,对相对交叉的企业来说则可能面临更高的贷款利息。
四、上市公司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分析
(一)完善公司制度,不断改进企业治理结构
促进公司制度现代化方向发展,改进企业治理结构,增强公司实力、资金可得性,提高融资议价能力。无论是哪一种融资渠道,企业要想以好的价格获得资金,公司的实力及信用等级情况都至关重要。不同的筹资方式对于企业的侧重要求点各不相同,所以,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需要有意识的加强自身的优势,制定更加适合的融资策略,获得最优资本结构的支持。虽然相比过去我国上市公司信用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有部分企业的资信偏低。上市公司应不断加强诚信建设,为企业的融资奠定基础,通过营造一个有利融资的环境,与银行等机构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信贷关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利率市场化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影响(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