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经济联系强度与场强
利用经济距离结合城镇人口、 城市 GDP 计算南昌市与各地级市的经济联系和场强。 从表 1 可以得出, 在经济联系强度方面, 南昌市和九江市的联系最大, 达到 91.06, 远超过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 与抚州市、 新余市的联系强度次之, 分别为 56.64、 41.93。南昌市与其他七个城市联系均低于 25。尤其是南昌市与赣州市的经济联系强度最弱。 在场强方面, 南昌市与九江市的场强最大, 达到了 1。与抚州市、 新余市场强次之,分别为 0.61、 0.49。再者是与鹰潭市的场强较弱些,场强为0.23, 其余城市与南昌市的场强都小于 0.2。
4 总结与建议
目前江西省以南昌为全省发展的中心, 发展基础较好, 首位度较高, 其次是抚州市, 但其大而不强, 城市综合辐射能力有限, 省域的带动作用较弱, 表现出了鞭长莫及的现象, 南昌虽然进入了特大城市行列,但缺乏有实力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支撑, 使得能量不能有效辐射到省内城镇网络, 削弱了省内城镇体系的整体效益;尤其无论是从经济联系强度还是从场强强度来看, 南昌市与省域副中心赣州市、 上饶市、 萍乡之间的区域联系度是最低的。与周边区域, 比如九江市、 抚州市的区域联系最为紧密, 这使得中心城市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发展不均衡。
因此建议加强省会城市的中心地位, 强化其核心作用, 增强全省发展的向心性, 加强与南部赣州、 东部上饶、 西部萍乡的联系强度, 培育省级副中心城市, 一为承接珠三角、 二为对接长三角、 三为连接长株潭。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协同发展, 互补互助, 实现江西省省域健康、 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 】 Edward L Glaeser. Learning in Cities [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9,46(2):254-277.
【 2 】 高汝熹,阮红援从杭州、 嘉兴与上海的经济联系看建立上海经济圈的必要性[J]援城市问题,1988 (1):26-30.
【 3 】 王芳,夏丽华,张太煜,等.基于 GIS 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结构与空间关联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9(1):47-53.
【 4 】 李娜.长三角城市群空间联系与整合[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5):72-77.
【 5 】 刘建朝,高素英.基于城市联系强度与城市流的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2):57-6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基于经济联系强度模型研究江西省城市联系度(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