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财政支出竞争;地方政府;经济增长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是指各地政府通过转变财政支出的结构和方向,改善地区的外部环境以吸引资金或人口的流入,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它涉及地方政府各个方面的支出,如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医疗支出、教育支出、公共福利支出等等。
一、财政支出竞争的经济增长效应
(一)财政支出竞争促进经济发展
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往往不能完全依靠自有资金,需要有外部资本的补充。地方政府要通过财政支出来改善区域内的经济环境,完善基础建设,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在这个区域,所以说财政支出竞争保障了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为了引进资本,地方政府会自发的去完善外资的引进政策,认真地规范企业的筹资制度,以促进区域产业经济的完善化。西方宏观经济学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增加财政支出,从而直接作用于社会总需求,使社会总需求扩大。地方政府行使公共财政的购买力作用,直接增加社会基本需求,利用乘数效应,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二)财政支出竞争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水平
高效的竞争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投资者在吸引下纷纷进行不同规模的投资,优秀的人才也选择加入,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呈现出良好的势头。政府对人力资源投入的重视,具有长远的意义,集中表现在对科教文卫等领域的财政支出。总之,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劳动生产率,有利于长期保障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提高。
(三)财政支出竞争有利于完善收入分配
当前,我国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较大,对此,需要财政转移支出,尤其是对于农村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通过再次分配制度使贫富差距变小。但同时也需要界定科学合理的规模,如果盲目的扩大,将会违背初衷,抑制经济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城镇化,看重的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倘若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城镇化发展和提高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将开发更多相对贫困人口的消费能力,有助于扩大内部需求,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与此同时,收入差距减小,利于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减少冲突,进一步扩大经济效应。
二、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存在的问题
(一)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相似度过高
地方政府在进行财政支出竞争时,会大力加强对基础建设和优势产业的投入。一地区出现好的项目并获得积极效应时,出于攀比心态,其他地区也争先恐后地实施相同的项目希望得到更好的效应。这就导致各个地方政府提供了相同公共产品,区域间的产业出现雷同现象,导致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公共产品的正外部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最终阻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根据孙根紧(2013)的研究看来,我国西南五省(川、渝、云、贵、藏)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达到0.90以上,川、渝、云三市甚至达到了0.99以上。齐雯婧(2012)的研究也表明我国东北三省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两两之间都高于0.9 。还有很多学者的研究也体现出我国其他地区存在这样的情况,这说明了目前产业结构相似的问题,是我国各个地区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当然这不完全是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造成的,但是支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这个问题。
(二)导致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增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效应分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