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看来,在对内部固定资产的处理上,收付实现制是不用计提折旧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采用收付实现制来进行核算,不能够准确的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也就不能够准确的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及其实际的损耗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单凭财务报表不能够有效的计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虽然说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事业单位会提取一定比例的修购资金来对有关的固定资产进行损耗的补偿,但是该项补偿并不是在固定资产原有价格的基础上来衡量的,这就使得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实际价值产生巨大差异,极大的影响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三、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一)在收入方面遵循权责发生制来处理
事业单位在开展经营性业务时,收入是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能够全面的反映出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状况,在收入核算上就需要加强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力度。一方面,事业单位负责会计核算的人员,要严格的按照财政部门所审批的预算来实施有关的业务设计和规划,严格的遵循收入与支出两条线的有关规定来开展收入核算的工作,同时,事业单位在发生经济事项时,需要按照权责发生制相关原则,来确认有关工作。另一方面,涉及财政部门所安排的预算资金或专项资金时,应该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开展全面的分析与计量,并且将其纳入到事业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等科目中,进而保证会计科目核算的准确性。此外,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还需要严格的按照权责发生制,详细的做好有关经济业务收入的记录工作,明确记录经济收入所发生的时点,关注该项收入是否到位,从而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二)在支出方面遵循权责发生制来核算
一方面,针对单位发生的借入款项利息支出方面的管理,鉴于借款利息的时限性、期间性,事业单位有关财务人员应当具备时间价值意识,能够按照资金的借款时间、利率,遵循会计周期来核算有关的利息。但是,因为事业单位性质较为特殊,其支出量较为零散,为此在记录整体支出的时候,还是可以借助于收付实现制来统一处理,从而减轻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确保其能够准确的记录单位的有关支出情况。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还需要严格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二者的会计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对于收益性支出,就需要将其详细的归入到相关的成本上,而对于资本性支出,则需要按照具体的收益情况,按所属期间来分摊有关的支出。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提高事业单位的竞争力,就需要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基础入手,不断完善其内部财务管理水平,进而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由于现阶段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方法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为此就需要积极的引入权责发生制来核算有关的收入与支出,准确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从而便于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好的发挥事业单位效能,并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应用分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