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时代,知识的积累、共享、扩散和组合式创新的速度是传统经济无法比拟的,网络经济外部性的存在更使得知识对个人的贡献价值以网络节点数平方的速度增长。国内有关知识市场的研究目前多数集中在社会化知识市场、网络型知识市场和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的理论研究和传播模型构建等方面。
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技术的革新催生了知识传播和扩散的新通道和新机制,人与人之间的知识交流和运用方式均发生了改变,研究人员对相关知识市场的研究也逐渐从线下扩展到了线上,但现有的关于在线知识市场尤其是非营利性网络问答社区的研究还较为少见。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对非营利性网络问答社区中的用户行为进行了因果反馈分析,并对激励知识贡献行为产生的部分关键动机进行量化处理和仿真分析,以便探究其对用户行为的影响程度。2文献回顾
网络问答社区将社交关系和问答机制相结合,通过问答互动这一途径将参与者的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并以文本等形式展现出。基于用户行为的不同,一般可将知识市场的参与者分为知识搜寻者和知识贡献者。本文将其统一表述为网络问答社区,并按照营利与否可将其分为两种。2.1 营利性网络问答社区
谷歌问答是营利性网络问答社区的代表,虽然CJA已于2006年关闭,但在其上线阶段以及关闭之后的一段时期内,国外有很多国外学者就对这一模式的在线知识市场的影响和应用进行了研究,其中Jasimuddin基于用户自愿付费以便获得优质答案的假设研究制定了营利性问答社区的知识定价策略,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建议价格提供了标准。Jafari等对谷歌问答社区的运行机制和研究者行为进行了系统动力学建模。2.2非营利性网络问答社区
Huggins等从注意力经济角度出发将知识看作一种公共商品,并鼓励知识的自由分享。基于此种知识市场定义产生的网络问答社区带有明显的非营利性特征。此外一般来说要想从问答网站中获得高质量的信息回馈,一定的奖励措施特别是经济形式的奖励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奖励的出现往往伴随着答案质量的下降,因为外在奖励的存在,会降低和破坏用户对知识这种公共产品的认同感。所以本文所研究的非营利性网络问答社区本身不提供任何类似积分、等级和社区徽章的非物质奖励措施,而是着重于问题这一基本信息要素,进行“纯问题型”的知识共享。3知识贡献行为的影响因素
现有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声誉、知识自我效能这两个动机显著地影响着知识贡献者的贡献行为。其中声誉是指知识贡献者所贡献的知识能够获得社区成员的认可程度,在问答社区中反映为个人影响力的扩大。而知识自我效能则是指知识贡献者对于自己能够为他人提供知识的自信感,问题复杂度、知识水平和风险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这种自信感,一般来说拥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人更愿意贡献自己的知识。4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建模分析和仿真模拟。本文基于非营利性网络问答社区构建了简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社区内主要参与者行为进行建模分析和仿真模拟。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相关软件综述,本文选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建模和仿真模拟。一个系统动力学模型通常包括因果反馈图和流图,并用方程式进行定量描述。4.1 CLD图
基于上述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影响网络问答社区中知识搜寻者和知识贡献者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如图1所示的CI_D图。
图1中存在一个正反馈:解答者偏好——回答问题——答案满意度——声誉。该正反馈的存在是因为一般情况下,知识贡献者都致力于维持个人的良好声誉。4.2SFD图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问题解答者的行为也就是知识贡献者的行为是影响整个社区运行的关键。由于个人声誉和自我效能是影响知识贡献知识行为的主要动机,本文对声誉和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处理并基于图1的因果反馈图建立了如图2所示的流图。5仿真模拟
基于不同声誉度对解答者参与回答的问题数量进行模拟预测,结果如图3所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知识贡献行为的非经济动力因素分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