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为了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转变经济发展策略,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和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走高科技、高经济效益、低能耗、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彻底改变传统生产和消费方式,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建设以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约其他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发展变废为宝再回收利用的产业结构,积极利用市场经济这只手,鼓励各行各业发展环保、节能产业,减少能源资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并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促进循环经济普及和发展[3]。
5.3加强国际合作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为了改善广大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都要积极配合,并继续推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参加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环境公约和有关贸易活动,履行国际义务,为解决世界所面临的环境和发展问题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例如,在千年峰会5周年之际,170多个国家和政府首脑举行两次聚会,将具体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人类全面实现发展和目标做出贡献。
6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樹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环境友好制度体系,实现产业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携手共进,共创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丁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中国的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战略(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