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强调教学模式“推陈出新”
课程教学模式可定义为一套框架下的课程安排体系,具有稳定性和程序性,灵活性,变通性稍差。改革的基本理念,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改革的目的之一突出教学模式的结构性和可塑性。以服务学生、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课堂应摆脱“填鸭式”教学,课堂活跃性和学生积极配合度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重要尺码,而提高参与度与满意度,打破传统呆板的教学方式,有利于主动探究新领域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就是“推陈出新”,可以通过课程案例教学、校内实验室模拟仿真教学、校外实训体验教学等方式实现(秦声,2012)[13]。
三、实训教学改革
我国高校国贸专业的开展已经有20多年的进程,对外贸易从数量到规模,从点到面,由浅入深,不断深化。我国高等院校在实训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部分院校从本专业的情况出发建立实训基地,使得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能综合运用他们所学的国际贸易实物,外贸单证业务,外贸函电知识提升谈判能力,英语运用能力,实战能力。不可否认实训教学改革的好坏是衡量高等教育高低的重要指标,在当前国际化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必须要以输送合格的适应外贸需求的人才为目标,高校输送的人才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理论联系实际落实实践,达到培养实践性强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使其能够切实符合当前出口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针对国贸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我国学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教学方法改革方面
有学者研究了应用型本科技术院校国贸专业在教育管理模式,教师队伍素质,教学实训设备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科学的知识,先进的观念来武装学生,实现策略与应用服务立体化的改革等方面的建议。“创造学生价值”的办学理念是应用型本科技术型大学所强调的重点。以小组为单位,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实习平台,实现课堂、网络教学一体化(黄林,2012)[14]。基于以上方面分析协调校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而教育“合力”形成的教育连续性和一致性对学生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实践教学中的课堂案例教学对教师外贸业务,外贸实践经验有着十分高的要求,教师掌握案例教学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的能力尤其重要,可全方位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积极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举行国际(商务案例、电子模拟)教学、情景沙龙实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训项目活动的讨论,活跃,严谨,敏捷,新颖的思维利于教学计划的制定,通过向行业资生人士了解专业信息可到达新思维触碰的教学效果,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中扮演者探发者,组织者和督促者和引领者的角色,在实训上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点积极做出解答,包括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进行引导,倡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在学习、实践、工作中所遇到的难点。灵活的教学手段,能切实保障教学效果,而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抓的好与坏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这一问题不容小觑。
(二)教学体系改革方面
结合我国高校国贸专业发展的历程,及市场环境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探索一条新型国贸专业改革方案势在必行。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改革方面,需要明确定位实训教学的所要达到的高度,要优化实践训练课程体系、要加强创业孵化实验、课程单元、综合模拟实训、要开展职业技能实践活动可提高实训教学的操作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刘艳,2012)[15]。另一位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国贸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改革不仅要学生的对理论概念的消化和基本技能的实操,同时还必须加强对实训教学环强节的建设,针对在教学环节出现的软硬件跟进不足,学生吸收度低等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分层次合理的实训课程体系、改进实训内容,立足实训课程内涵建设、建立多样化的实训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议。其中,实训课程体系分成(基础、综合、职业、和现场)四个方面的实训。基础实训,着重强调理论专业基本知识的规律、流程操作和技能的培养训练,为此应开设相应的基础实训课程。综合性实训即综合运用外贸理论知识,让学生置身于仿真商务环境中,熟悉各种外贸进出口环节和程序。职业实训环节的目的在于市场激烈就业需求下处于有利地位,建立职业资格认证系统是学生毕业就职的“现场券”。现场实训可理解为实习三环节,目的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操作可熟悉一些外贸业务活动,在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下可彌补劳资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单胜江等,2008)[16]。
(三)教学模式改革方面
通过对国贸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模式进行研究,有学者先分析了专业实训教学的难点,然后针对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研究中指出在跨境电商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训教学模式需要不断改革创新,通过“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将来的成长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刘秀玲等,2008)[17]。
所谓的任务驱动主要指在自主探讨和互动协作的学习下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则以任务为课堂的中心,展开学习和探讨,通过真实的场景模拟以及企业项目,在实训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平时学习的专业知识不断融入到实践当中。案例教学的方法可使教学课堂生动活泼,作为任务驱动的引子,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印象,一方面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作为引导作用的学习平台,应该大力提倡。有研究者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外贸实习难度大,企业接受实习生数量有限,外贸公司对应聘者条件严苛,而提出转变教学模式“由学生走出去”到“企业走进来”(韩常青,2011)[18]。鉴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课程改革将学生“走出去”分散实习的传统模式改为企业“走进来”集中实习的新型模式,具有时代特点和实效性。而达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目的需要政府的鼓励,企业的配合,学校积极推动。
四、总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综述(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