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秀珍
(浙江省上虞市松厦镇中心幼儿园312300)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程下教师备课中存在的“克隆”、“分离”现象,剖析根源,提出应对策略:改革备课评价观,激发教师备课的内驱力;改革备课形式,提升教师解读和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课程;幼儿教师;备课问题;对策;
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第2版)的使用,不仅带给一线教师更多新课程的理念,而且带给一线教师更丰富的课程资源,给一线教师的备课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便捷、高效。但是我们也看到它也是一把双刃剑,正滋生着一些阻碍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危险“病菌”,在此,笔者根据《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指南》第二章《保教常规管理》第十四条中指出:“建立备课制度,引导教师形成良好的备课习惯,克服对教学参考资料的过份依赖”的精神,结合我园备课改革的历程,从新课程下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应采取的对策三方面作如下阐述:
一、新课程下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克隆”现象,导致模式化教学
一些教师备课中出现“克隆”现象,她们依葫芦画瓢地将《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中的活动设计一成不变地搬到备课本上,而后不折不扣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面对的是不同的幼儿,可我们的教师却上的是一样的内容,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过程,一样的话。这样的活动,既没有标新立异的鲜明特色,更没有一丝一毫个性的张扬;它不仅造成了教学模式化的弊端,更隔绝了教师对备课形式、内容的创新。
(二)“分离”现象,导致教学效果差
一些教师出现“备课”与“教学”分离现象,她们按部就班地完成“教案”的抄写,但不思考所抄活动方案中的关键经验是什么,为什么要使用这种教学方法等等问题。由于未读懂文本,因此,课堂教学时完全是另外一副景象,有的目标偏离,有的过程没有落到实处,如:大班音乐活动“摇篮曲”,这首“摇篮曲”是伟大的音乐家舒伯特所写,舒缓流畅。教学用书上编者是作为音乐欣赏活动而进行的,由于教师课前未认真阅读现成的活动设计,于是错将音乐欣赏活动上成了歌唱活动,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如此备课,致使备课与课堂的联系割断,教师自我反思的桥梁自然也坍塌了。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幼儿园备课的评价标准导向有误
当前大部分幼儿园备课质量评价标准单一、片面,形式主义的成分居多(如统一的教案格式,以教案的详略、字迹工整与否、数量多少论优劣等),很少关注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教师的创新思想。在这样的检查制度下,教师的备课自然就形式化了,仅仅是完成一项任务,抄完及可、抄满及可,久而久之,备课蜕化成了一项教师抄写教案的机械、呆板的体力活,富有个性化的活动设计从此销声匿迹。
(二)教师个体专业成长意识淡薄
当前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感现象明显,她们对工作的意义及自我效能评价下降,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没有工作动力,常常抱怨幼儿园教育工作量大,压力大,地位低。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教师当然也就缺乏对专业技能及修养的提高意识,也缺乏研究新的教育方法的兴趣,不愿认真备课也就不奇怪了。
(三)教师缺乏审视活动方案的意识和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1.教师缺乏审视活动方案的意识
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师用书》中的活动设计是集省内专家、名师智慧编制而成,因而成为了她虔诚的崇拜者和忠实的执行者,把《教师用书》当作不可违背的金科玉律,局限在藩篱内不敢越雷池一步。就算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问题,也是从自己或孩子身上找原因,而不会去审视活动方案的适宜性。
2.教师缺乏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所谓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前根据学习对象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的再加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内在素质。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综合教学能力,也是一种创新能力,它在教师教学能力中居于核心地位。因为设计教学的过程,既可体现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又涉及到教师驾驭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还可以反映教师的创新思想。然而,目前很多教师虽然也意识到《教师用书》中的有些活动设计与本园、本班幼儿有不相吻合的地方,但却不能按照新课程要求,对学习主体经验和需要、学习者建构过程、课程资源、学习情境、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学习群体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活动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改。
三、应采取的对策
(一)改革备课评价观 ,激发教师备课的内驱力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教学评价,即评价应该成为改进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促进教师业务成长的主要手段。对教育管理者而言,应树立“抓大(备课)管小(写教案)” 的改革意识,清醒地认识到写教案只是备课工作的一个环节,对备课工作的检查,不能仅停留在查教案这一层面上,而应赋予更多的实际内容。
1.拓展考评内容
考评内容和标准的制定,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能反映教师劳动的创新性和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把上课、教学反思、教改实验、创新性教学和案例分析等引入备课考评的内容,帮助教师逐步树立整体的备课观,清晰地知道:要从课前准备(备教材、备幼儿、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看备课;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备课;从教学反思看备课;从课堂创新尝试看备课(指的是运用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理念,尝试创新)。激发教师增强备课质量,淡化备课的应检性。
2.实施分层考核
制定教师备课层次性要求: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求她们备课注重规范、详细,以锤炼青年教师备课的基本功;对中老年教师,要求备课有创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工夫;对优秀教师,要求她们重在总结经验,帮助形成教学理念。
实施备课考核个性化措施:评估中,注重实用性、创新性,淡化模式化,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备课形式,如提纲式、随笔式、表格式和满天星的批注等,彰显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在这样的要求督促、评价激励下,教师们慢慢地从繁重的机械书写中解脱出来,备课不再流于形式;不断放开,不拘一格,不自觉地将其作为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来完成, 已形成了只要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案都是好教案的意识。
3.改变检查方式
杜绝一切形式主义,不一味地醉心于数页数、看环节、是否整洁等。领导(评价者)亲临教学第一线,采用集体研讨、说课、听推门课等形式,将这些过去看不见、不好查的隐性工作显现出来,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新课程下幼儿教师备课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