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模仿行为的观察报告(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三)案例2
2009-11-10(小班)
今天我上了一节打击乐活动,名叫《大雨,小雨》。
师:大雨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是哗啦啦从天上掉在地上的。(这时有幼儿把小手举起来,一边摇晃一边模仿大雨从天上哗啦啦下的样子。)
师:那小雨呢?
幼儿:是滴答滴答的,轻轻地落在地上的。(这时有幼儿用小手指轻轻地弹着地面表示下小雨。)
案例分析:
这两个案例都有共同特点,都是老师在组织教学活动,在其中利用了幼儿的模仿行为,使幼儿在模仿中进行学习,有音乐、泥工、律动和体育游戏。这样的学习过程,幼儿处于自觉主动的位置,使得他们更自然地接受新知识。
孩子是在模仿中学习的。美国心理学家都拉认为:模仿是人们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孩子会说话是模仿妈妈的发音,孩子会笑是模仿妈妈的表情……孩子最先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途径就是模仿。于是,在幼儿园,模仿被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老师的示范是孩子模仿的标准,孩子学会认字、说话、唱歌、说话、游戏等都是老师有意识地在引导孩子模仿学习。
(四)案例3(小班)
2009-11-23
在小班进行拍手律动难度就降低了,但是孩子们还是很喜欢这个游戏的。然而,今天我带小朋友们玩的时候,牛牛却不高兴了,摇摇头说:“我不想跟你那样做。”我一听愣住了,忙问他为什么。牛牛说:“每次都是跟你做,不好玩,我要做和你不一样的动作。”“我也会!”“我也会!”……原来如此,我总认为小班幼儿只会模仿,不料渴望创造的种子已在心里萌发;总认为这个游戏有趣好玩,不料一成不变的规则未顺应孩子心理的变化,他们更喜欢新奇和挑战。于是我笑着说:“是吗?那就请你们听着音乐编出自己漂亮的动作吧!”孩子们雀跃不已,兴奋地随着音乐有的下小雨,有的变蝴蝶,有的学小兔,真是各显神通,虽稚拙,却可爱,小脸上更透着一股专著和自豪。接着我请每个小朋友轮流上来做小老师,领着大家一起做,孩子们别提多带劲了。遇上有的孩子一时反应不过来,我就特意放慢琴声,让他有思考的余地;遇上灵巧的孩子,我又加快节奏,提高其灵敏程度……就这样,拍手律动重新获得了青睐。
(五)案例4(中班)
2009-11-12
在进行捏葫芦的泥工活动中,我发现洋洋在桌子上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木屑,把木屑插在做好的葫芦上,这样原本单调的葫芦就有了个小小的把子,更加写实了。然后我看到紫轩用小手指在自己的葫芦上制造出了一些花纹,我问她那些花纹是什么,她说是秋游去植物园看到树上有的。于是我把她的葫芦拿到了教室前面,让有小朋友先停下自己的小手,一起看看紫轩的小葫芦。引导他们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装饰下自己的葫芦,使它更加好看。
(六)案例分析
虽然幼儿的认知水平还很底下,但他们也在不断的模仿中进行创造,模仿获得的经验为创新奠定基础,模仿让孩子的幻想变得丰富。
在幼儿时期,模仿的心态尤为突出。于是,我们引导孩子模仿,当他们脑袋里有奇妙的想法时,我们应积极面对与引导。孩子的模仿心理,丰富了他们的幻想,让他们的世界变得神奇。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代写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教育论文发表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幼儿模仿行为的观察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幼儿模仿行为的观察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