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惟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
教师只有了解幼儿,才能深入幼儿内心,观察幼儿行为、觉察幼儿需要、判断幼儿发展水平,设计适宜幼儿发展的游戏活动,这样游戏才有意义。
而在平时的游戏中,我们教师在观察时更多关注的是自己怎么做,反思自己这样做是否适宜,并不能真正关注到幼儿,对于幼儿的某些情况能够阐述,却说不清楚幼儿的具体反应。
一、观察幼儿游戏
今天我观察的是别的班级幼儿的角色游戏,我发现了一个“特殊分子”,他今天参与了多个区域的串区角色游戏:
1.“兵工厂”工人做“子弹”:当每个孩子选择了一个区进行游戏时,他也选择了“兵工厂”,刚开始他非常投入的在“兵工厂”里制作“子弹”,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兵工厂”走出来了,参加了两个“阵营”的对垒战斗,他把手中的纸团扔向了对方的阵营,并开心地喊:“总司令,你看我炸死敌人了。”接着他莫名地把手里的“枪”扔给我,然后“指挥”我跟着他战斗。
2.带“伤者”上“医院”:我并没有行动,这时一个纸团投中了我,然后他看见我被“手榴弹”投中了,带着我到了“医院”,还告诉“医生”我的手臂受伤了,问我疼不疼。等“医生”帮我“包扎”完成之后,他带我走出“医院”。
3.到“超市”买东西:来到了“超市”门口,他问我“饿不饿,要吃什么口味的面包”,然后他帮我选择了几个“面包”,接着他开始和店员讨价还价,“这三个面包多少钱”“八十五”“那么贵,算便宜一点吧,打个折吧老板”“好吧,算你八十好了”听到店员给八十的价格,这孩子特开心,转过头来,得意的看着我说:“我厉害吧,我很会砍价的。你有带钱吗?”我摇摇头,他说:“那你跟我回去‘兵工厂’拿钱吧。”接着他带我回到了“兵工厂”拿了八个雪花片,然后又回到了超市,说:“老板,八十给你,三个面包我买走了。”
4.到“娃娃家”做客:接着他把三个“面包”塞给了我,然后又带着我到了“娃娃家”,拍了拍帐篷说:“这是林子琪家,这是他们的院子。喂,林子琪,客人来了,快出来迎接啊。”这时一个小女孩从帐篷里走了出来,看着我,而他又问我:“你要留下来做客,还是跟我去游乐园玩。”
5.到“游乐园”游玩:说完又带着我来到了“游乐园”,走到几个纸箱前,说:“这是游戏机,这样打一下就可以抓到很多玩具了”,说完他玩了一遍让我看,然后把锤子递给我让我尝试。最后他又走回了“兵工厂”,钻进去开始制作“子弹”。
6.游戏结束,收拾玩具:他把“子弹”收进篮筐里,把锤子送回游乐园的箱子里,把我手上的面包送回“超市”,把我手臂上的纱布送给“医院”,看到这一切,我忍不住问了他的名字,看见我在写他的名字,他接过我的笔说:“我来写吧”,然后他歪歪扭扭的在我的纸上画出了他名字“张祺智”,而我也记住了这个孩子的名字。
二、分析理解幼儿游戏行为
1.换角度观察幼儿。
如果在平时,我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待这个孩子的游戏行为,会认为他是属于漫无目的性的,他一会儿到“兵工厂”“医院”“超市”,一会儿又到“娃娃家”“游乐园”,然后又回到“兵工厂”,整个游戏过程中,他在各个区域间串走、游行,而且并没有认真地投入到游戏中。就在今天,虽然整个过程中我一句话都没有说,但是我参与了他的行动,以观察者、参与者的身份观察他的游戏情况,关注到他最真切的反应。
2.改变评价态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善于观察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