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提问要突出重点、难点
在故事、诗歌等教学活动中,首先要一起认真分析内容,然后找出中心思想,再根据中心思想进行考虑、设计问题,最后提出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才会有价值。
例如:在故事《三个和尚》的教学活动中,主要是要让幼儿知道不能懒惰要勤劳,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大庙怎么会起火呢?起火之后三个和尚都想到了什么?他们应该怎样做?。类似于这样的问题能引发幼儿的积极思考,揭示主要思想,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注意选择合适的提问类型
1.描述性提问:就是能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视频等,并用语言描述出来的提问。比如:出示一张长颈鹿的照片,可以提问“长颈鹿的脖子长什么样”,然后让幼儿描述长颈鹿的脖子。
2.比较性提问:就是能启发幼儿作比较的提问。在出示狼和狗的图片后,可以提问:“狼和狗看上去有什么不同呢?”这样幼儿就会仔细观察这两种动物,做出比较。
3.分类性提问:就是启发和训练幼儿能够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提问。比如:可以出示些动物的图片、视频,并且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说说在你看到的这些动物挡住哪些是在天上飞的?哪些是在地面上生活的呢?”类似这样的问题就能帮助幼儿学会认识和区分事物。
4.假设性提问:就是能让幼儿进行想象的提问。比如:在幼儿听了一段故事之后,可以提问:“孩子们,如果你是故事里的人你会怎么做呢?”这类的提问可以对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5.选择性提问:就是引导幼儿对于几个答案进行取舍的提问。比如:给幼儿看两个小视频(一个孩子讲文明和一个孩子不讲文明的事例),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哪个是讲文明的好孩子?你喜欢哪个孩子?”这种提问的方式可以提高幼儿辨别能力。
6.反诘提问:就是指对幼儿在观察、感知的过程中,能初步得出的判断并进行反问。比如:在综合活动《有趣的脸谱》中,让幼儿观察四张脸谱,说说哪张是猪八戒,等幼儿回答之后就可以提问:“你怎么知道它是猪八戒的?”这类问题可以帮助幼儿更进一步仔细观察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注意提问的方法要多样性
1.问答法: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请幼儿一一对答。
2.补充法:一个幼儿回答了问题之后,再请其他幼儿对其进行补充回答。
3.抢答法:教师提出问题后,然后请全体幼儿进行抢答。
4.设疑法: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地设计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疑难问题,以此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例如: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文网专业代写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教育论文发表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一名教师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当中,发现幼儿的礼貌用语方面有些问题,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礼貌用语的好习惯,有针对性地上了一节关于礼貌用语的课,课上教师提出问题:“早上来幼儿园的时候,见到老师或阿姨的时候,小朋友们要说什么呢?”“放学的时候,爸爸妈妈来接你,你要跟老师和小朋友们说什么呢?”“当你有困难的时候,别人帮助了你,这个时候你要……?”(可用肢体语言提示幼儿)等问题。本次活动可以结合录像、视频等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掌握如何使用礼貌用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提问(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