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美国大学校长遴选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三、美国大学校长遴选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一)中国大学校长的遴选方式及其不足

中国的公办高校通常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可以说,公办大学校长的选拔是在上级党委组织部门的组织下,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任命的。例如: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先对一些人选进行摸底,在特定的范围内,包括在大学内部组织一些民意测验和推荐活动,然后综合比较,其结果作为上级主管领导决策的参考,最终由上级主管领导来决定校长人选。对于校长选拔,分别从年龄、学历、专业、职称、工作经历以及政治身份给予严格限定。[4]可见,现行中国大学校长的选拔方式仍是传统的行政领导干部的选拔方式。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中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这种方式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一是与中国现在的社会经济制度不适应。长期以来,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高校遵循统一的办学模式,校长都由上级领导部门直接指派。其弊端在于,校长只需对上负责,而对教师和学生的利益和意见重视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到大学的实际诉求。在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市场竞争因素影响了诸多领域。高校培养的人才所具有的竞争力亦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一个优秀的校长、一个具有竞争意识的校长才能领导高校更好地改革与发展。二是与当今大学发展的客观要求相背离。当今中国需要大学校长扮演多重角色,如调解者、改革的发起者、形象的创造者等,通过传统方式选拔的校长不能适应多重角色的需要。当代大学的发展赋予了大学校长新的使命和新的要求,大学校长不仅要有高深的学问和道德修养,同时还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而中国目前选拔校长的标准和方式不利于真正适合做大学校长的人脱颖而出。

(二)中国大学校长遴选制度的改进策略

针对当前中国大学校长选拔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从理念层面、实践操作以及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几点改进策略:

第一,理念层面。理念是实践的支撑,只有完善理念,才能有正确的实践行动。其实,仔细考察美国的大学校长遴选制度,它并不是纯粹的方法和程序上的一个紧密细致过程,而是始终彰显着特定的大学理念,可以说是由特定的大学理念派生而来。因此,对于大学校长的选拔,要根据明晰的大学理念来确定校长产生的路径,以能否有利于坚守大学理念、有助于大学持续发展为依据。校长应当立足于大学的使命与价值,应该是学者社群的领航人,而不是政客,能在诸多诱惑和压力面前守护大学精神,维护大学和学术研究的独立,在坚守核心价值、优先保证大学的教学和研究功能的前提下,平衡大学的多种功能。无论从哪方面说,大学都不应该完全沦为实践国家意志的工具,也不可充当任何特殊利益的代言人。应该从大学的本质、大学的发展、大学的功能与定位等方面出发,来确定大学校长的人选。换句话说,就是要从大学根源出发,从选拔的根源开始,选择最适合做大学校长的人去做大学校长,而不是行政任命。

第二,实践操作。虽然美国的遴选制度也有其固有的弊端,但相比之下,其遴选的程序和方法还是比较完善的,整个过程非常系统、严密,而且严格遵守公正、公开的选拔原则。遴选过程由多方参与、民主决策、不断地沟通与协调,最终以大学的发展为目的,层层选拔,选出最卓越的人选。当前,中国的大学校长选拔还只停留在行政任命的阶段,政治色彩很浓,更多考虑的是国家政治层面的利益,而没有切实地从大学发展的需要出发。笔者认为要在端正选拔理念的基础上,制定并实行科学的大学校长遴选制度,遵从民主、公正、公开的原则。首先,要制定选拔的标准,依据选拔的标准,学校可以通过媒体进行聘请的宣传,让更多达到标准的有志之士应征。其次,要实行民主选举制度。大学可以评选成立一个校长遴选委员会,选举委员应由学校各个部门的成员派代表参与,在充分了解各应征者的情况后,投票选举决定。教育行政部门有权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

第三,社会环境。正如阿什比所言,“任何国家的大学都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5]实际上,美国这种开放式的遴选制度能够顺利进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整个社会不但有一种民主的氛围,更主要的是整个社会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备的诚信系统。从整体上讲,无论处在哪个层次的人,多数人都会严格遵守遴选规范与原则,比较公正地做出评判。因此,就中国大学校长的遴选来说,首先,政府应营造一种良好的遴选环境,需健全教育法规,根据依法治校的原则,赋予大学自主办学的权力,切实营造校长遴选的法制环境。其次,公民自身应维护公民权利,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一是与大学有利益关系的公民和群体要真正重视自己的权益和权利,积极参与到大学事务以及大学校长的遴选中来,为学校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在选拔过程中,相关人员应以诚信为基础,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出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正评判。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客观、公开、公正的遴选得以进行。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2]黄俊杰.大学校长遴选:理念与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胡国铭.大学校长与大学发展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4]王长乐.略论高校校长的选拔方式[J].上海高教研究,1998(11).

[5]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美国大学校长遴选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在线全文阅读。

美国大学校长遴选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aoyu/122033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