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兆义
班级是学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班级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在学校管理和德育工作中至关重要,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呢?在前几个学期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得到了一些经验教训。
一、一个温馨的家
何为班级文化?只有搞清它的全部含义,才能有足够的思想认识,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才能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笔者同意这样的观点:所谓班级文化,是指一个班集体内教师和学生共同认可并遵守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趋向,是由班级全体成员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所创建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它扮演着传递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科学知识、传统习俗和促进儿童个性社会化的角色。班级只有在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生命意义时,它才可能成为一种真正的教育力量,学生才能在优秀的班级文化中茁壮成长。
一个班级就是几十名学生共同的家,把教室(包括宿舍)布置成一个温馨的家,是班级所有成员共同的心愿。一些优秀班主任无不为教室的布置精心构思设计。因为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师生交流情感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感情、陶冶情操,给人以教育启迪。有些教师认为,何必花那么多的时间去把教室打扮得花花绿绿,教室里没有这些布置,还不是照样上课。有这些闲工夫,还不如多批几本作业。但从我的观察了解看,整洁明丽、布置精巧的班级,它的班风学风好,正气足,而那些乱糟糟,学风不好的班级,教室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布置。
如何建设一个温馨的家,教室可做哪些布置呢?国外一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根据“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他们的教室设计与我国是不同的,教室大,分学习、阅读、电脑、教师办公区等部分,教室布置生活化、家庭化。通常我们的教室很挤,空间不大。但我们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传统,靠师生的智慧,也能把教室布置出我们的特色。自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后,有些教室里布置了生物角、图书角、阅报角,黑板报、学习园地从内容到形式都焕然一新。有些教室把全班学生的照片贴成一个家,把竞赛表设计成一棵大树,用不同颜色的树叶表示不同的结果,把优秀作业展示设计成一个家庭成员的劳动成果展示。把大家讨论出的班风、班级公约、集体获奖证书贴在最显眼处。特别是到了元旦、六一等重大节日,教室更是装饰得漂漂亮亮,像家里办喜事似的。这些布置本身就是一个载体,如没有这个载体,教师的教育思想、班级的共同目标、学生的愿望如何展示?诚然,教室布置的构思设计操作是师生共同完成的,这是一个帮助师生建立感情的契机。是教师走近学生的桥梁,是学生接纳教师的过程。一个好的教室布置就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围绕这些精神财富组织的活动也是一个学生锻炼提升的过程。
宿舍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文化的建设更要有“家”的感觉。住在同一宿舍的一般都是同班同学,几个人就组成一个“小家”。家庭化、生活化的味道可更浓些。这是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的最有效的途径。
二、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我在前面强调教室布置的重要性,不是说教室布置好后,万事大吉,这些就是所谓的班级文化。实际上如果这样理解就太肤浅了。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之一就是营造一个和谐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学习,对好的学风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我们曾在一个班级实验过,这个班级的学生来自10多个乡镇,四年级时来到我校,他们吃住在学校。根据这个情况我们与班主任一起设计班级文化建设方案,组织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操作:1.班队活动;2.学科渗透;3.早读晚自修;4.宿舍生活。一个学年的实验,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实效:
1.早读非常自觉。在班主任教师不在场的情况下,学生能自觉地按时早读。没有迟到或乱糟糟的现象。
2.课堂讨论热烈。不管是个别发言还是小组讨论,发言的量和度都是欣喜的。新教育实验中的构建理想课堂“六度三层”“三个基本性质”,得到较好的体现。教师尊重学生的思路,珍惜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循循善诱,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鼓励学生发问、怀疑,甚至反对教师的看法。在学生的认识一时跟不上时,做到以理服人,巧妙引导,决不强制学生盲目服从教师的见解。
3.作业很少有拖拉。很多教师经常为班级中那么几个学生拖拉作业而烦心,实际上,学生拖拉作业也与班级学风有很大的关系。在这个班学生拖拉作业的情况很少出现,这也要归功于班级文化建设,归功于班级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4.爱读课外书。这是这个班级的又一特色。除了向学校图书室借书外,班级自设图书箱,大家把自己买的书放到班级图书箱,供全体学生阅读,从没有丢书的事发生。大家以买到好书读到好书为荣,很多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多篇习作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或在报刊上发表。
5.各科均衡发展。小学生还在打基础阶段,所以既要让其自由发展,又要让其和谐均衡发展。这个班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有书法绘画乐器英语特长的,更有各科和谐均衡发展的。因此,班级文化建设,不仅看这个班的教室布置得如何,更要看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学风、班风如何。学生学得是否轻松活泼,是否学会学习,是否和谐均衡发展。
三、一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能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气氛中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许多教师和班主任都非常重视这种关系的建立,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路的引路人。”师生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共同促进,是一种朋友式的关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们的教师善于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任何时候都把自己摆在孩子的位置上,和他们同欢乐,共忧愁,用他们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他们的思维去考虑问题,用他们的感情去理解周围事物。教师要做到:坚持“爱”字当头,关心学生;坚持“情”字相融,细雨润物;坚持“诚”字相伴,家校互通。通过“爱”的传递,“情”的交流,“诚”的沟通,给孩子建立一种心灵相通、互相关爱、彼此接纳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育获得成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班级文化建设的“五个一”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