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精彩兴奋生成化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消极的接受,而是积极主动的发现、建构甚至于创造意义,这种强烈的共鸣所产生的情感上的兴奋点正是学生创造的基点。教师要善于抓住学习的“兴奋点”,让学生在激情燃烧中生成精彩。教师要注意科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科学。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科学知识放到一个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中,在沟通联系中训练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体会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应用。体验到科学问题就在身边,科学原来是那么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好科学的愿望,培养应用科学的意识。
案例:八年级(下)第二章第二节《氧气和氧化》,在讲到“燃烧与灭火”这部分内容时,我先请参加过野炊的同学讲述他们是如何点燃枯柴的;在燃烧的过程中,又是怎样保持枯柴不灭甚至越烧越旺的;野炊结束时,又是如何灭火的。有的同学说,他们是用干树叶点燃枯柴,有的是用废纸点燃;在燃烧的过程中,有的同学不停地往火堆里添柴火或添废纸,并且将灰烬掏空,使枯柴架空燃烧,火快要熄灭时,他就用嘴吹或用书本煽风;野炊结束时,有的同学用水浇灭火堆,有的用沙子或土扑灭,有的用较大的树枝扑灭,火势较小时,甚至用脚踩灭。紧接着我启发学生:你们为什么这样做?通过这一生活情境的创设,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三、延伸兴奋点,拓展课堂
好的课堂教学的结尾,如同聚光灯一样,收拢学生纷繁的思绪,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将所学功课了然于心,变瞬间记忆为长时记忆,永久不忘,同时还能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功效。
案例: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九节《水的利用和保护》,我就设计了一些问题:①某地一小型私营化工厂老板见利忘义,不顾周围群众的反对,将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小河,双方矛盾激化。如果你是当地群众中的一员,你如何解决?②椒江区的主要工厂分布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这些工厂对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问题一抛出,同学们的情绪就高涨起来,看书、讨论、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第二个问题,许多同学提到了当时没有学到的风向、地形等影响因素,可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思维空间才能得以拓展。
实践证明,找准学生的兴奋点,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促进学习者深入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科学;能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能促进学习的迁移,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从而更好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和思维的兴奋是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内在动因。在课堂上挖掘学生的兴奋点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也就是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从科学教学的角度看,挖掘到学生的兴奋点也就到了整节课的“高潮”,课堂显得“活泼”起来,“热闹”起来。相信在新课程的实施下,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奋点”将会是从始至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创设科学教学兴奋点 提升科学教学有效性(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