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利用时事,提升教学效率
高中政治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以至于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政治时,都会觉得枯燥无趣。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不能通过就事论事、就理论理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而是要进行精心安排,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时事,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教学思想政治必修1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猪肉价格上涨的新闻联播内容,并对学生进行提问:猪肉价格为什么会上涨?猪肉价格上涨会带来什么影响?市场调节的弱点与缺陷是什么?国家可以通过哪些宏观调控手段进行调节?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把枯燥无趣的市场与宏观调控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和生活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的记忆与运用。
三、利用时事,进行多元化教学
1.进行课前五分钟时事新闻播报活动。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邀请一两名学生对前一周的新闻进行播报,结合教材内容,挑选国内或者国外的体育、政治、经济、生活等新闻。通过这一活动,可以使学生喜欢上政治课。此外,教师需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
2.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论坛活动。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材内容繁杂且多,受到课时的限制,学生很少有在课堂上表达看法的机会。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根据时事和教材内容,进行自由论坛活动。在论坛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主发言的机会。在自由论坛活动中,论题的确定、会场的组织都是由学生负责,教师只需要进行指引。
例如,在教学思想政治必修1中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本节课内容,对近期相关新闻进行收集,并进行自由论坛活动。有的学生收集了“送金融知识进校园:远离非法校园贷,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新闻;有的学生收集了“粉丝经济下的新生代消费观:为偶像买买买”的新闻。通过该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
总而言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时事进行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掌握时代的脉搏,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把教材内容和时事进行结合,对时事进行开发与利用,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教学,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认知世界。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做到学用结合,并且还可以使政治课堂变得更加具有活力与生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政治教学中应用问题及对策论文(共2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