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讨论和结语
本研究共有三个发现。第一,描述语中儿童指向程度较低的成分包括:(1)不符合儿童行为习惯的日常语言活动;(2)主动且有效地使用交际策略以解决交际问题或保证交际通畅;(3)合理运用社交能力、社会文化知识使表达得体。儿童指向程度较高的成分包括:(1)儿童化表述;(2)课堂语言活动特征;(3)交际策略中的语码转换、非言语策略;(4)降低难度要求的限定。可初步判断该描述语存在一定使用年龄限制。第二,小学教师在判断描述语年龄指向时的主要依据为描述语中的难度限定和与教学大纲的匹配程度。可知教师对语言能力描述语中的年龄因素的理解主要基于:(1)年龄因素影响下儿童群体的弱势表征;(2)熟悉的纲领性文件。综上两个研究发现可知,语言能力描述语中的年龄指向成分主要同“认知能力”“社交技能”“情感能力”和“母语影响”这几个儿童人群特征相关,但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如社会文化因素、教育因素等,这同二语习得领域年龄因素研究中主要关注内在生理因素的研究范式有所区别。“体能”几乎没有反映在以上年龄指向成分中,可知该因素对描述语的年龄指向影响不大。第三,定量研究发现,使用者在理解描述语所代表的语言难度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年龄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使用者们普遍认为儿童群体适用性较弱的描述语要难于儿童群体适用性强的描述语。
儿童语言学习者群体的特殊性凸显了CSE在小学英语教育中高效情景化使用的重要性。以《欧框》为例,North、Hasselgreen等学者建议,《欧框》为通用的语言能力标准,其描述语不应被刻板地直接应用于儿童语言教育场景中,而应通过拆分、简化、举例等方式,在保证核心内容不变的情况下,使描述语更情景化。[27][28]本研究对CSE在小学英语教育领域推广提出以下建议:对可能存在年龄指向成分的描述语,重点关注教师是如何解读、使用描述语,以降低潜在的理解偏差或误用;研究结果发现教学大纲已是教师们非常熟悉的纲领性文件,将CSE与现有教学大纲结合起来可促进CSE的有效使用;在推广CSE的同时为一线教师提供指导,如开展培训、发放教师手册等,提供有关如何合理改造、高效使用描述语的便利。此外,本研究发现年龄因素对使用者理解描述语难度有一定的影响。至于调查CSE的使用情况,可关注不同年龄使用者群体间是否存在理解上的断层,低阶描述语在成人群体间的使用情况,高阶描述语在儿童群体间的使用情况等,也可将年龄段进一步细分,如儿童、青少年、成人等。
同时,本研究也从深层次上反映出语言能力构念定义中情景变量和语言能力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是交际语言能力观所与生俱来的,当语言任务、语言使用情景因素融入语言能力构念定义中时,无疑将引发围绕融入多少情景因素、融入什么情景因素、如何融入等问题的争论。Bachman从历史发展角度对这个矛盾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将语言能力和情景因素在构念定义中的关系视为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29](p41-72)在语言测试领域中,当下语言教育的低龄化趋势使年龄因素的重要性日益明显,但年龄因素作为情景因素之一在语言能力构念中的定义依旧不明晰。如何恰当且有效地将年龄因素融入语言能力构念定义,为测试工具的开发、使用提供实用的指导是未来研究方向之一。
本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年龄因素的定义和分类主要借鉴于二语习得领域,并非来自语言能力描述语研究,缺乏一定的针对性。Bachman和Cohen指出二语习得、语言测试领域共通性很大,两者可以相互启发、共同发展。[30]半个世纪的理论争论和迥异的研究结果使当代二语习得领域中年龄因素研究进入瓶颈期,Ellis和DeKeyser认为主因之一在于因研究工具参差不齐而造成大量无法对比、整合的实证研究结果。[18][19]语言测试领域旨在开发高效度的测评工具,将语言测试工具用于二语习得研究数据收集,或许可以缓解研究结果无法对比、整合的问题,为年龄因素研究寻求突破。
参考文献:
[1]CouncilofEurope.CommonEuropeanFrameworkofReferenceforLanguages:Learning,TeachingandAssessment[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
[2]邹申,张文星,孔菊芳.《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在中国:研究现状与应用展望[J].中国外语,2015,(3).
[3]方绪军,杨惠中,朱正才.制定全国统一的语言能力等级量表的原则与方法[J].现代汉语,2008,(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浅析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在小学英语教育的使用(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