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英语学科;德育指导;小学阶段
如今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依旧是教育指导中的主旋律。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是切实可行,也是非常必要的。但至于具体的操作方法,还需要我们同仁同仁分析和探讨。
一、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可行性分析
在教学指导英语学科的过程中,笔者所集中面对的主要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接触英语已经不是处于浅层阶段了,而是就有了一定薄弱的基础,所以,在理解和接受方面,只要我们循循善诱,巧妙设计德育渗透问题,则问题应当不大。其次,从结合对四年级的英语教材来看,我们也确实可以找到一些德育融合的端倪。比如,《Sheisreadingabook》、《MerryChristmas》等,这些章节的英语教学内容,只要我们利用得当,就可以发挥出它潜藏的德育价值,从而让四年级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具备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实现精神的洗礼和灵魂的升华。著名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良的品质。”所以,在笔者看来,实施德育于四年级英语学科中的渗透分析,是尤为迫切。
二、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具体方法
(一)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加强养成教育
所谓“养成教育”指的就是行为、习惯、能力、性格、品质等方面的教育,比如,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这样可以保证按时完成计划的学习任务,让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再如,自主预习的习惯,可以提前知晓教师下节课需要讲说的内容,从而做到胸有成竹。养成教育是小学阶段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可以结合小学英语学科,对学生渗透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比如,“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可以结合早晨的自习课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英语朗读,带领学生逐句朗读英语短文或者听力材料,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发音,每天坚持如此,使其形成一种良好的“晨读”习惯,从而落实德育的养成教育指导要求。
(二)教师为人师表,切实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在德育与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融合中,教师本身的德育示范和指导功能不容忽视。我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想要给学生一碗水,那么自己首先就要有一缸水。”英语教师每日与学生朝夕相伴,其行为、神态、举止、言谈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到学生,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因此,笔者个人以为,四年级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严格约束自己,在道德品质上、思想政治上以及学识风采等方面,全方位以身作则,率马以骥,如此,才能达到以德服人,以德执教的目的。
比如,在执教《Sheisreadingabook》一课时,首先我们可以结合题目“reading”阅读而展开教学启发,如“同学们‘read’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知识,增长我们的才干,老师就经常阅读,所以才会懂得比你们多www.yulu.cc。”如此通过告诉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并且可以在英语阅读中陶冶学生情操。此外,教师还应当多做模范指导,经常开展一些英语读书活动,在课上和学生一起阅读,一同交流英语图书阅读心得,从英语课内、课外阅读中,感悟人生哲理,懂得生活哲学,提升教学质量,更借此机会深化德育。
(三)分析中外文化差异,强化民族和家国意识
教师还可以从中外各类文化的差异方向入手,对学生实施家国教育。比如,中外“送礼文化”的差异,在欧美一些西方国家,人们喜欢当面赠送礼物,而受到礼物的人,为了表示礼貌、尊重和感谢,通常是当面打开礼物盒。相反的,我国则喜欢是私下打开朋友赠送的礼物,而当面打开,则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另外,在四年级英语《Wehaveabigfamilydinner.》一课中,我们还可以从中外的家庭聚餐活动入手,实施进餐习惯、就餐方式和就餐礼节等差异的教学,比如,我国向来敬老爱老,因此,在家庭聚餐中,一般是先由长辈起筷,之后才能算是宴席开始,另外,我国一般习惯用筷子就餐,而西方国家则习惯用刀叉,这些差异,都代表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不同,更体现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文化。
综上,关注学生德育的效果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在强调学生英语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融合人际交往教育、思想品质教育等内容,对此,本文从几点不同的教学实施方向入手,就如何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如何有效指导德育渗透,简单分析了部分策略,其中不足,还请同仁斧正。
第3篇:关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究
曾牡兰(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天禄镇庄源小学,江西鹰潭335411)
摘要:阅读是培养学生们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我国新课改的进行,我国教育部门对于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和目标有了巨大的改变,其中小学英语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对于小学生们英语素养的培养,其中就包含着对于小学生们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进行阅读教学则是培养小学生们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如何通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来帮助我国小学生们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了我国小学英语教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学生思维能力;英语素养
从本质上来进行观察可以知道,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读者们在不断的进行思考的一个过程。思维一直都是阅读教学当中的主体核心,在阅读过程当中思维一直是贯穿其中。当读者们将所有的精力放到了阅读当中之后,在这个过程当中读者的大脑就会一直在根据阅读的信息来进行思考、判断、想象、推理以及欣赏等等的活动。不论是思考、推理还是欣赏都是通过思维能力作为工具才能够进行,所以阅读就是对于读者思维能力的一种培养和提升。因此通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划分学习小组,培养学生们创造性思维
因为每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不相同,所以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当中很容易出现因为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不同而导致的学生们英语成绩差异较大的情况。教育的本质是让所有的学生们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不能够仅仅关注学习好的学生反而放弃了学习不好的学生,这样就脱离了教育的最初的初衷。所以我国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将学生们按照学习成绩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帮助学生们进行共同学习和共同进步。而且因为教师往往在学生们的心目中是比较严厉的角色,所以大部分的小学生在面对教师时会出现畏惧的相关心理活动,从而也分散了学生们的阅读注意力,不利于我国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通过小组划分可以由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辅助,帮助我国小学生更好的融入到阅读教学的环境当中,例如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阅读到了过去式的句子,小学英语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学习小组进行过去式语句的造句,哪一个小组造句速度快、造句格式和词汇正确就算获胜,然后给予其相应的表扬和奖励。这样不仅仅可以培养每一个小组内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对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也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且在进行阅读的过程当中,小组可以进行合作探讨,能够提升阅读质量,不同的思维火花可以激发起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思维能力研究论文(共4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