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运算教学)
思考:运算问题是不是数学教学的重点?
对学生运算能力应该要求到多高?
有一件事必须搞清楚:运算是技能还是能力?
课标解读: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称为运算技能;不仅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理解运算的算理,根据题目条件寻求正确的运算途径,称为运算能力。运算能力不仅是一种数学操作能力,更是一种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要做到“三重视、两关系、两注意”。
1.重视运算法则的形成过程,运算法则、算理要“讲透”。
教师处理这道习题时需向学生讲透算理:解法1是同解变形,值变解不变;解法2是恒等变形,形变值不变。只有讲透算理,学生多思少算,才能真正提高运算能力。
2.重视教师解题的示范作用。
老师讲解例题时除了讲透整式加减运算算理,还要重视教师解题的示范功能:
“一去”———去括号;注意符号。
“二划”———标记同类项。
“三移”———使用加法交换律;注意“带符号搬家”。
“四合”———合并同类项。
事实上老师授课中例题不求多,不求面面俱到,但要把每一题、每一步骤怎么算?为什么这样算?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分析清楚。这时老师无论用板书,还是ppt,都要慢一些,重视教师解题的示范作用。只有教师的解题示范到位,学生有规则、有序解题,才能真正提高运算能力。
3.课堂重视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练习:
1.若|a|=1,则a=____
2.若|a-1|=1,则a=____
3.若|2016a-2016|=2016,则a=____
4.a的相反数是____
a+b的相反数是____
a-b的相反数是____
|a+b|的相反数是____
课堂上重视学生口算能力培养实际上就是贯彻“多思少算”的课改导向———运算中有思考,少算并不等同不算,而是巧算、准算。如练习中的第1、2、3题通过思考就会发现3题异曲同工、形似且神似,进而达到准算的目的。
当然,教师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时,还要处理好:(1)基本知识和运算能力的关系;(2)处理好心态和运算能力的关系。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运算规律和注意引导学生纠错、反思:运算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定的练习。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要通过习题自我反思、总结、纠错,只有他自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自己想出改错方法、自己总结出该注意的问题,才能真正提高运算能力。
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学习的东西自己发现和创造出来。”所以初一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重要的是:注重过程,给学生感悟理解数学的时间和机会。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过程,让学生在感悟中发现数学,也就是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对数学问题进行重新建构———创新。教学中突出数学的本质,重视概念形成过程、定理发现过程、证明及解题途径的探索过程……在数学过程中进行感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关于初一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